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洞霄宫》
《游洞霄宫》全文
宋 / 秘仲威   形式: 古风

洞霄之名天下闻,洞霄之职宰辅分。

闻名姓往未识面,寄禄于此徒纷纷。

身到仙关不如我,九虎迎门开□锁。

六洞高人接笑谈,三泉隐客通香火。

风来万壑嘶松杉,水绕百折鸣嵌岩。

门前俗客自敛迹,不待立柱名隔凡。

群仙挽衣留我住,因一相逢忽相语。

双径秋风已扫尘,奚为后我同归去。

(0)
翻译
洞霄山的名声传遍天下,它的职务相当于宰辅的重要角色。
虽然听说过它的大名,但未曾谋面,只是在这里领取俸禄,忙忙碌碌。
即使身临仙境,也比不上我,因为有九只猛虎守门,打开神秘的锁头。
高人隐士在六个洞府中迎接我,与他们谈笑风生,香火相通。
清风吹过千山万壑,松杉发出阵阵嘶鸣,泉水环绕曲折山岩,回荡着潺潺声。
门外的俗人自然退避,无需名分,就已经与凡尘隔绝。
众多仙人拉住我的衣角,邀请我留下,他们突然对我说话。
秋风已清扫了双径上的尘埃,为何不与我一同归隐呢?
注释
洞霄:指洞霄宫,道教名山。
宰辅: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
寄禄:指领取俸禄。
九虎:象征守护或神秘力量。
香火:道教中对神明的祭祀。
嵌岩:嵌入岩石中的溪流。
敛迹:隐藏踪迹,退避。
立柱:象征世俗地位的标志。
挽衣:拉住衣服,表示挽留。
奚为:为何,为什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秘仲威游历洞霄宫的所见所感。首句“洞霄之名天下闻”点出洞霄宫的名声远播,接下来通过“闻名姓往未识面”表达了诗人初次造访的期待与神秘感。诗人感叹自己虽身在仙地,但并未感到超脱尘世,反而感受到官场般的繁琐,“身到仙关不如我”暗示了对世俗功名的反思。

“九虎迎门开□锁”形象地描绘了宫殿的雄伟和守卫森严,而“六洞高人接笑谈,三泉隐客通香火”则展现了洞霄宫内仙风道骨的氛围,以及与高人隐士的交流。诗人被自然景色吸引,风声水响增添了宁静与幽深,“门前俗客自敛迹”,表明此处远离尘嚣。

最后,诗人被群仙挽留,似乎在考虑是否要在此长住,甚至邀请他一同归隐。“双径秋风已扫尘,奚为后我同归去”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和对当下生活的思考。整首诗以游历洞霄宫的体验,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与仙境的对比与抉择。

作者介绍

秘仲威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送同年何汝玉知赣州府

琼林宴罢岁频更,世事悠悠亦可惊。

黄草峡西哦月上,白蘋洲畔看潮生。

直言自许能扶国,循吏仍知不近名。

章贡今朝人尽喜,廉泉先已为君清。

(0)

小适园桃花忽开·其一

春来未识东风面,忽在吾家小圃中。

斜凭阑干成独笑,东西相映两株红。

(0)

顾氏三辰堂

顾野王家学有传,一经休说汉韦贤。

风云惯得从龙便,岭峤争誇睹凤先。

天上星躔真有数,吴中谶语不其然。

高堂要见三为四,屈指从今又几年。

(0)

送周院判原已还任南京得杲字

前年送君城东亭,今年送君城南道。

年年长作送行人,每见君归被君恼。

君生何好只好诗,稛载东归揔诗草。

玉延半舫最留连,共月庵前亦倾倒。

醉中劝我不如归,只说金陵山水好。

人生出处谁得知,世路东西难自保。

难自保,云冥冥,日杲杲。

(0)

咏并蒂莲三首·其二

林塘雨过纳凉时,箕踞平台手一卮。

影故相依心最苦,丝仍不断意俱迟。

新妆双照梧桐月,斗艳低垂杨柳枝。

城上乌啼人未睡,凭阑欲寄美人思。

(0)

访友别业

结庐尘境外,短棹独差池。

野旷天垂远,花深月到迟。

青山堪入画,翠竹可题诗。

一径幽栖处,时人总不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