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夏宗禹·其二》
《赠夏宗禹·其二》全文
宋 / 真德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丹经千卷浩如林,妙诀无多底处寻。

但要灵台常似水,自然元海会生金。

(0)
翻译
丹经的卷帙繁多如同森林一般,精妙的秘诀却难以寻找。
只要内心保持如水般的清明,自然会在根本之处孕育出黄金般的价值。
注释
丹经:修炼丹药的秘籍。
浩如林:形容众多。
妙诀:高深的秘诀。
底处:隐藏或关键之处。
灵台:比喻人的内心或精神世界。
常似水:始终保持清澈和平静。
元海:指人的本源或内在深处。
会生金:比喻自然产生宝贵的东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真德秀所作的《赠夏宗禹(其二)》。诗中,诗人以炼丹修炼的典故为喻,表达了对修行和智慧追求的独特见解。"丹经千卷浩如林"描绘了丹书秘籍众多繁复的景象,暗示知识的广博。然而,诗人强调真正的秘诀并非藏于卷帙之间,而是"妙诀无多底处寻",意指真正的智慧和修为在于内心的修炼。

"但要灵台常似水",这里的"灵台"通常指人的内心,"水"则象征清澈透明,诗人倡导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平静,如同流水般无杂念。这样的修炼状态,"自然元海会生金",意味着只有当心灵如海般深邃且不受污染,才能孕育出内在的宝贵智慧和精神财富,即"金",象征着高超的境界和成就。

整首诗寓言深刻,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真正的人生真谛。

作者介绍
真德秀

真德秀
朝代:宋   号:西山   籍贯: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今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   生辰: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0日

真德秀(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0日),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号西山。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今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人 。南宋后期理学家、大臣,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有《真文忠公集》都传世。 
猜你喜欢

初秋夜·其三

河低天欲曙,孤坐意何长。

不惜枫林晚,空怜蕙草芳。

暗投增按剑,夕济限无梁。

耿耿不能寐,踟蹰中自伤。

(0)

过韶石·其二

轩帝钧天后,重华复此乡。

皇风开楚越,大乐睹虞黄。

石上停仙跸,云端识衮裳。

珠丘不可望,流恨满潇湘。

(0)

过真定李巡抚出访谈岭海旧事

南逾梅鋗关,北涉滹沱水。

井陉桑柘挂斜阳,云是尉佗旧时里。

尉佗当日窥南服,黄屋乘舆连左纛。

老夫帝号窃自娱,汉世玺书勤讲睦。

陆生片语何雄哉,北首同登朝汉台。

全胜楼船南下日,好过终军系颈来。

中丞熊轼抚全赵,越王旧里几临眺。

忆昔提戈静海烽,此日登楼共长啸。

草莽遗踪何用伤,铜标旧事转荒凉。

天书倘借前矛去,更上高台吊越王。

(0)

于三水口别侍御七弟·其一

鞅掌缠世务,老至不遑居。

承惠还乡井,含辛去田庐。

辍棹三江口,分手万里途。

万里予怅望,三江子踟蹰。

再出缘义役,屡别使情疏。

一身难自料,万事剧纷挐。

登途虞折轴,临川戒衣袽。

既乖一木任,敢望五鼎需。

群策皆摈处,独力将焉如。

方谋毕吾役,及尔遂悬舆。

(0)

吕梁道中

跋涉修程屡问津,遭逢明圣世升平。

雁鸿接翅缔行侣,莺燕和春籁自鸣。

几带小舟摇野渡,夹堤绿柳媚游人。

四门广辟天颜近,谩说巢由凤翮冥。

(0)

修容

记得唐人诗句好,贵人白发是称公。

笑将髭鬓学年少,时对菱花亦作忠。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