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往不可追,愁来不可扫。
悠悠百年间,一身孰能保。
昔为席上珍,今作路傍草。
倚伏理则然,宁复有当道。
古者贤圣人,身否亦枯槁。
嘉名如日月,万世犹杲杲。
浮云非我心,归根以为宝。
茫昧曷能明,吾将问苍昊。
事往不可追,愁来不可扫。
悠悠百年间,一身孰能保。
昔为席上珍,今作路傍草。
倚伏理则然,宁复有当道。
古者贤圣人,身否亦枯槁。
嘉名如日月,万世犹杲杲。
浮云非我心,归根以为宝。
茫昧曷能明,吾将问苍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文珦的《拟古(其二)》,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首句“事往不可追,愁来不可扫”揭示了人生的无奈,过去的无法挽回,未来的忧虑也无法消除。接着,“悠悠百年间,一身孰能保”强调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个体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显得微不足道。
“昔为席上珍,今作路傍草”运用比喻,昔日的荣华富贵如同宴席上的珍馐,如今却如同路边的野草,暗示了世事变迁,人事如梦。诗人认为命运起伏是自然之理,“倚伏理则然,宁复有当道”,表明他接受命运的起伏,不再强求。
“古者贤圣人,身否亦枯槁”借古代贤圣人物的经历,进一步说明无论身份高低,最终都会面临相同的命运。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消极,他以“嘉名如日月,万世犹杲杲”赞美美德和名声的永恒,即使肉身消亡,精神犹在。
最后两句“浮云非我心,归根以为宝。茫昧曷能明,吾将问苍昊”表达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他明白,真正的价值不在外物,而在内心的归宿,对于人生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他将以谦卑的态度向苍天发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深沉的哲思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薄暮垂虹去。
正江天、残霞冠日,乱鸿遵渚。
万顷云涛风浩荡,笑整羽轮飞渡。
问弱水、神仙何处。
翳凤骑麟思往事,记朝元、金殿闻钟鼓。
环佩响,翠鸾舞。
梦中失却江南路。
待西风、长城饮马,朔庭张弩。
目尽青天何时到,赢得儿童好语。
怅未复、长陵抔土。
西子五湖归去後,泛仙舟、尚许寻盟否。
风袂逐,片帆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