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韵写怀》
《用韵写怀》全文
明 / 祁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不厌清凉不附炎,平生疏懒近来添。

尘埃满匣常封砚,日影侵庭未捲帘。

京国云山如我瘦,家乡笋蕨为谁甜。

壮年作郡今宜免,老大那能共典签。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祁顺所作的《用韵写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疏离态度。

首联“不厌清凉不附炎,平生疏懒近来添。”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他不喜热衷于权势名利(“不厌清凉”),也不愿追随世俗的潮流(“不附炎”),一生都保持着一种淡泊名利、疏远尘嚣的生活态度(“平生疏懒”)。近来,这种倾向更加明显(“近来添”)。

颔联“尘埃满匣常封砚,日影侵庭未捲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他的文房四宝(砚台、笔、墨、纸)被灰尘覆盖,说明他很少动笔写作;日影逐渐延伸到庭院,而他仍未卷起窗帘,暗示他很少外出活动,生活节奏缓慢,与世隔绝。

颈联“京国云山如我瘦,家乡笋蕨为谁甜。”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上。京城的云山仿佛映照出诗人的瘦削身影,家乡的竹笋和蕨菜似乎在呼唤着诗人的归心,但这些美好的事物似乎只为他人而存在,诗人却难以享受其中的乐趣。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尾联“壮年作郡今宜免,老大那能共典签。”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年轻时曾为官一任,如今看来,这样的经历或许可以避免;到了老年,再难与官场事务相提并论。这一句既是对过去官场生涯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官场的疏离,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作者介绍
祁顺

祁顺
朝代:明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猜你喜欢

潏彼上善二章.赋也君子滨于水南溯洄而从者赋焉

潏彼上善,汇厥灵长。滔滔其逝,在河之阳。

彼美人兮,于焉遨翔。潏彼上善,汇厥涟漪。

滔滔其逝,在离之湄。彼君子兮,于焉委蛇。

(0)

咏史·其二

商纣为黎蒐,遂启东夷叛。

楚灵一会申,俄召乾溪患。

甲兵岂不多,人人欲从乱。

惟民国所依,疾乃盈其贯。

皇矣监四方,得民天所赞。

(0)

广昌道中二首·其二

久客燕代间,遂与关山老。

流连王霸亭,踯躅刘琨道。

枯荑春至迟,落木秋来早。

独往兹怆然,同游昔谁好。

三楚正干戈,沅湘弥浩浩。

世乏刘荆州,托身焉所保。

纵有登楼篇,何能荡怀抱。

思因塞北风,一寄南飞鸟。

(0)

赴东六首·其六

天门詄荡荡,日月相经过。

下闵黄雀微,一旦决网罗。

平生所识人,劳苦云无他。

骑虎不知危,闻之元彦和。

尚念田昼言,此举岂足多。

永言矢一心,不变同山河。

(0)

赴东六首·其一

人生中古馀,谁能免尤悔。

况余庸驽姿,侧身涉危殆。

窫窬起东嵎,长鲸翻渤澥。

斯人且鱼烂,士类同禽骇。

禀性特刚方,临难讵可改。

伟节不西行,大祸何繇解。

(0)

詶史庶常可程

伊尹适有夏,太公之朝歌。

吾侪亦此时,将若苍生何。

跨驴入长安,七贵相经过。

不敢饰车马,资用防其多。

岂无取诸人,量足如饮河。

顾视世间人,夷清而惠和。

丈夫各有志,不用相讥诃。

君今寓高都,连山阻巍峨。

佳诗远寄将,建安激馀波。

想见萧寺中,抱膝苦吟哦。

古人尚詶言,亦期相切磋。

愿君无受惠,受惠难负荷。

愿君无倦游,倦游意蹉跎。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