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燕代间,遂与关山老。
流连王霸亭,踯躅刘琨道。
枯荑春至迟,落木秋来早。
独往兹怆然,同游昔谁好。
三楚正干戈,沅湘弥浩浩。
世乏刘荆州,托身焉所保。
纵有登楼篇,何能荡怀抱。
思因塞北风,一寄南飞鸟。
久客燕代间,遂与关山老。
流连王霸亭,踯躅刘琨道。
枯荑春至迟,落木秋来早。
独往兹怆然,同游昔谁好。
三楚正干戈,沅湘弥浩浩。
世乏刘荆州,托身焉所保。
纵有登楼篇,何能荡怀抱。
思因塞北风,一寄南飞鸟。
此诗《广昌道中二首(其二)》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描绘了诗人旅居燕代期间的感慨与心境。诗中以“久客燕代间,遂与关山老”开篇,点明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与边关山岭相伴,岁月流逝,身心俱老的状态。接着,“流连王霸亭,踯躅刘琨道”,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徘徊与思考。
“枯荑春至迟,落木秋来早”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暗示了时光的无情与岁月的匆匆。春天的迟来和秋天的早至,不仅是自然界的更替,也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下来,“独往兹怆然,同游昔谁好”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孤独感的深刻体验。
“三楚正干戈,沅湘弥浩浩”描绘了当时战乱不断的背景,与诗人内心的动荡相呼应。面对动荡的时代,诗人感叹“世乏刘荆州,托身焉所保”,表达了对理想政治领袖的渴望以及自身无所依托的无奈。最后,“纵有登楼篇,何能荡怀抱”表明即使有才华如诗人,面对动荡的社会,也无法抒发心中的愁绪与抱负。
“思因塞北风,一寄南飞鸟”则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希望借由北风传情,让南飞的鸟儿带去自己的思念与心声。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时代变迁的反思,展现了顾炎武作为学者兼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