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杨柳尚依依,归去青青又满枝。
可怜宝应湖中水,照见行人来去时。
来时杨柳尚依依,归去青青又满枝。
可怜宝应湖中水,照见行人来去时。
这首诗描绘了宝应道中的景色变化与时间流转的哲思。首句“来时杨柳尚依依”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初至宝应道时,杨柳轻拂、生机盎然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次句“归去青青又满枝”则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的流逝,当诗人再次离开时,杨柳已绿意盎然,充满了生机,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循环。
“可怜宝应湖中水,照见行人来去时”这两句诗更是富含深意。诗人将目光投向宝应湖中,湖水仿佛一面镜子,不仅映照出了行人的身影,也映射出人生的百态与时光的流逝。这里,“可怜”二字并非哀怜之意,而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生命旅程的感慨。湖水的平静与恒定,与人间的离合悲欢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的变化和对湖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陇头二三月,杨柳黄绿丝。
郎行杨树下,骢马金络羁。
马瘦不忍鞭,柳弱不堪折。
出谷复入谷,落日独行客。
水流陇山下,郎行陇山上。
陇水东南流,与郎常相向。
擒得南单于,能解单于歌。
马鸣边地黑,同行皆念家。
军书十二勋,金貂紫裤衣。
郎从左边过,不知是阿谁。
圣皇御海宇,邈无夷夏分。
群才争洗濯,凤凰游中原。
乘时佐休治,史籍腾清芬。
闻有武陵源,流水隔尘喧。
当时避秦者,此地忘朝曛。
花飞嵓畔雨,月落松间云。
引领无翊戴,低头麋鹿群。
住世长子孙,徒喧晋宋文。
悠悠竟芜没,遗踪安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