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秋波,十分春色,飙轮载恨知谁识?
斜阳尽是送轻尘,渐行渐远愁无迹。
去梦空寻,坠欢难拾,匆匆车马催人急。
凭窗未许致殷勤,但教相望长相忆。
一瞬秋波,十分春色,飙轮载恨知谁识?
斜阳尽是送轻尘,渐行渐远愁无迹。
去梦空寻,坠欢难拾,匆匆车马催人急。
凭窗未许致殷勤,但教相望长相忆。
这首词以"一瞬秋波,十分春色"起笔,描绘出短暂而强烈的感情瞬间,如同秋水般流转的秋波和春天般明媚的景色,却未能长久停留,被疾驰的车轮带走,传达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无奈。"飙轮载恨知谁识",表达了主人公心中的愁绪无人能理解。
接下来的"斜阳尽是送轻尘,渐行渐远愁无迹",借夕阳西下、尘土飞扬的景象,进一步渲染离别的凄凉,离人的身影渐行渐远,愁绪也如轻尘般无法追寻,无处不在。
"去梦空寻,坠欢难拾",写出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无法挽回,只能在梦境中寻找,失落的情感难以再找回的失落感。"匆匆车马催人急",则生动描绘了现实生活中忙碌的生活节奏和急于离去的心情。
最后两句"凭窗未许致殷勤,但教相望长相忆",表达了主人公站在窗前,虽然不能直接表达情感,只能默默相望,将思念之情寄托于无言的凝视,希望彼此能长久地记住这份深情。
整体来看,袁克文的《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离别后的相思画卷,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情感世界。
山行日易黑,况复连阴霏。
徒役困泥坂,夜火亦已微。
旅亭何萧索,供张以夙戒。
入门木叶下,秋虫响庭外。
偃息宵分中,霜露欺枕席。
何异彼兕虎,草旷率尔集。
乡梦长夜剧,悠悠渡江海。
故山千万重,忽复迷所在。
梦迷不自知,相思无已时。
衡阳雁过久,不见玉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