潏彼上善,汇厥灵长。滔滔其逝,在河之阳。
彼美人兮,于焉遨翔。潏彼上善,汇厥涟漪。
滔滔其逝,在离之湄。彼君子兮,于焉委蛇。
潏彼上善,汇厥灵长。滔滔其逝,在河之阳。
彼美人兮,于焉遨翔。潏彼上善,汇厥涟漪。
滔滔其逝,在离之湄。彼君子兮,于焉委蛇。
这首诗以“潏彼上善”为题,描绘了水的流动与美好,以及在水边生活的人们的宁静与和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第一章“潏彼上善,汇厥灵长。滔滔其逝,在河之阳。”开篇即以“潏”字形容水流的奔腾不息,形象地描绘了河水在阳光下流淌的景象。接着,“彼美人兮,于焉遨翔”,将人比作美人,在水边自由自在地游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章“潏彼上善,汇厥涟漪。滔滔其逝,在离之湄。”继续描绘水的动态美,涟漪轻轻荡漾,河水在岸边缓缓流过。诗人将“君子”比作在水边悠然自得的人,以“于焉委蛇”表达他们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的灵动与人的和谐共处,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借水喻人,寄寓了对理想生活和高尚人格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精神境界的探索。
巷角疏花,城湾剩水,坏墙深锁愁烟。
兽镮自掩,饥雀啄苔钱。
风扫回廊败叶,斜阳外、乔木依然。
虚堂冷,栏干翠湿,诗壁篆蜗涎。
平泉,行乐地,红罗买笑,碧玉供筵。
算镜槛芙蓉,犹似人妍。
休问楼中燕子,有黄金,难铸飞仙。
还知否,秋坟夜月,空到绿窗前。
螺屏翠叠,几重山浅画,忆他眉妩。
柳外斜阳花上月,都是西风吹去。
帘轴双钩,镜奁单锁,钞剩闲情赋。
瘦琴支枕,卧箫谁理尘谱。
天际望杳鳞云,锦书不寄,凉雁鸣烟橹。
我未离家心似客,愁在无人知处。
病怯灯明,困销茶酽,灰冷芙蓉炷。
黄昏又听,竹梢弹碎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