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丹青了无梦,香火因缘已成癖。
一堂风冷自分明,谁撮虚空强摹画。
蔬食鼎烹均一茹,笑取菅麻视缯帛。
风幡自作此分别,蛛挂一丝犹可惜。
大千元不一毫隔,何处往来劳辔策。
冥鸿远矣方控弦,一箸银丝好看客。
麒麟丹青了无梦,香火因缘已成癖。
一堂风冷自分明,谁撮虚空强摹画。
蔬食鼎烹均一茹,笑取菅麻视缯帛。
风幡自作此分别,蛛挂一丝犹可惜。
大千元不一毫隔,何处往来劳辔策。
冥鸿远矣方控弦,一箸银丝好看客。
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麒麟丹青了无梦”开篇即设立了一种仙境般的意象,表明诗人对于俗世的名利已然淡泊。紧接着,“香火因缘已成癖”则透露出诗人对佛法或道教的一种依赖,或许是精神上的寄托。
“一堂风冷自分明”描绘了一个清冷、宁静的空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得其乐,显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胸襟。“谁撮虚空强摹画”则表达了一种对世间纷争和名利追逐的不屑一顾,似乎在嘲讽那些执着于俗世功名的人。
“蔬食鼎烹均一茹”、“笑取菅麻视缯帛”两句则是诗人对待饮食与物质享受态度的写照。蔬菜和珍馐在他眼中无异,菅麻(一种植物纤维)与丝绸相比也同等看待,这种平等视之的生活哲学,反映出诗人对物欲的超脱。
“风幡自作此分别”一句,或许是指自然界本身就有其规律,不必强加人为区分。“蛛挂一丝犹可惜”则是一种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之脆弱的感慨。
“大千元不一毫隔”、“何处往来劳辔策”两句表达了一种宇宙观和生死观,诗人认为在广大的宇宙中,生与死并无本质区别,而对于世间的往来,也不过是徒劳无功。
“冥鸿远矣方控弦”一句,或许是在描绘一种远离尘世、沉浸于艺术创作的心境。“一箸银丝好看客”则是一种对音乐(或其他艺术)的享受和赞美,诗人在其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与人生态度的描写,以及对物质欲望的超脱,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