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澹平陵城,寒高华不注。
北风湖上来,雪片大如鹭。
日澹平陵城,寒高华不注。
北风湖上来,雪片大如鹭。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寒冷而宁静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之美。
首句“日澹平陵城”,以“日澹”二字开篇,点明了时间是冬日的黄昏,阳光微弱,给整个画面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郁色彩。接着,“平陵城”三字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特定的空间,仿佛置身于一座古老的城池之中,感受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
第二句“寒高华不注”,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寒冷氛围。“寒高”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空气中的寒冷感,而“华不注”则是对远处山峰的描写,这里的“华不注”并非实指某座山,而是借用了古代文学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远方的山脉在冬日的寒风中显得更加高耸和孤寂。
接下来的“北风湖上来,雪片大如鹭”,则将视线从高山转向了湖泊。北风呼啸而来,带来了寒冷的气息,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雪景。而“雪片大如鹭”这一比喻尤为生动,将雪花比作飞翔的白鹭,既突出了雪花的大小,也赋予了它们一种动态美,仿佛一群白鹭在空中翩翩起舞,为冬日的静谧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了一幅冬日特有的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君不闻秦筝多慢声,平台女儿新长成。
家本邯郸行步好,生年十三指爪清。
安得此双弦索手,那能独酌高阳酒。
正值倾囊无俸钱,将来换马还肯否。
自从解赠同心结,不惜樽前香腕折。
几回玉柱雁池飞,春愁散作梁园雪。
合就罗敷陌上桑,含颦一啭发中堂。
遥知华发王门客,纵是风流也断肠。
萧生业本儒术起,稍因读法得其指。
栖息十年白鹿洞,担囊一卷青乌子。
岱宗雄蟠大海滨,衣冠气王中有人。
我家松槚三千树,鞍山东望华不注。
为说干时常轗轲,独怜明主能知遇。
莱芜作簿更谁群,但恨无过范史云。
釜里蠹鱼堪自见,鞭下虫蛆讵忍闻。
看君才岂催科拙,请谒公门非所屑。
藩臣答诏误承恩,翻然遂就迁官列。
匹马悠悠复路岐,即今失意欲何之。
同乡冢宰谙名姓,府掾郎曹伫可期。
明堂飨元祚,称岁朝京师。
侵晨宴鸾台,日夕宿兰池。
翩翩佳公子,三五相追随。
十千平乐酒,羽爵何参差。
长歌激清风,顾眄生光辉。
秉我径寸翰,兴文一如飞。
旁人徒嗷嗷,匹侣当自知。
离别难预图,乐往自成悲。
仰观素雪流,俯见朱华披。
弃置安足陈,亡没无还期。
百年譬影响,倏忽谁能持。
自我出从军,涉旬东南行。
文学托后乘,顾瞻亦已深。
中流万艘集,陶陶层波生。
凄风旗帜繁,秋日戈甲精。
沈阴结战气,唯闻金鼓声。
壮士何飞扬,各愿一先鸣。
志已驰九关,岂但怀不庭。
虽君在只尺,搔首未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