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其二》
《冬日·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日澹平陵城,寒高华不注。

北风湖上来,雪片大如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寒冷而宁静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之美。

首句“日澹平陵城”,以“日澹”二字开篇,点明了时间是冬日的黄昏,阳光微弱,给整个画面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郁色彩。接着,“平陵城”三字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特定的空间,仿佛置身于一座古老的城池之中,感受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

第二句“寒高华不注”,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寒冷氛围。“寒高”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空气中的寒冷感,而“华不注”则是对远处山峰的描写,这里的“华不注”并非实指某座山,而是借用了古代文学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远方的山脉在冬日的寒风中显得更加高耸和孤寂。

接下来的“北风湖上来,雪片大如鹭”,则将视线从高山转向了湖泊。北风呼啸而来,带来了寒冷的气息,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雪景。而“雪片大如鹭”这一比喻尤为生动,将雪花比作飞翔的白鹭,既突出了雪花的大小,也赋予了它们一种动态美,仿佛一群白鹭在空中翩翩起舞,为冬日的静谧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了一幅冬日特有的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张山人

吾乡张仲蔚,未是蓬蒿人。

伏腊东篱下,渔樵北海滨。

官家还赋役,客路且风尘。

织妾齐纨素,开筵娇上春。

(0)

和许长史筝伎篇

君不闻秦筝多慢声,平台女儿新长成。

家本邯郸行步好,生年十三指爪清。

安得此双弦索手,那能独酌高阳酒。

正值倾囊无俸钱,将来换马还肯否。

自从解赠同心结,不惜樽前香腕折。

几回玉柱雁池飞,春愁散作梁园雪。

合就罗敷陌上桑,含颦一啭发中堂。

遥知华发王门客,纵是风流也断肠。

(0)

送莱芜萧簿

萧生业本儒术起,稍因读法得其指。

栖息十年白鹿洞,担囊一卷青乌子。

岱宗雄蟠大海滨,衣冠气王中有人。

我家松槚三千树,鞍山东望华不注。

为说干时常轗轲,独怜明主能知遇。

莱芜作簿更谁群,但恨无过范史云。

釜里蠹鱼堪自见,鞭下虫蛆讵忍闻。

看君才岂催科拙,请谒公门非所屑。

藩臣答诏误承恩,翻然遂就迁官列。

匹马悠悠复路岐,即今失意欲何之。

同乡冢宰谙名姓,府掾郎曹伫可期。

(0)

感怀·其四

明堂飨元祚,称岁朝京师。

侵晨宴鸾台,日夕宿兰池。

翩翩佳公子,三五相追随。

十千平乐酒,羽爵何参差。

长歌激清风,顾眄生光辉。

秉我径寸翰,兴文一如飞。

旁人徒嗷嗷,匹侣当自知。

离别难预图,乐往自成悲。

仰观素雪流,俯见朱华披。

弃置安足陈,亡没无还期。

百年譬影响,倏忽谁能持。

(0)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其六代徐伟长

自我出从军,涉旬东南行。

文学托后乘,顾瞻亦已深。

中流万艘集,陶陶层波生。

凄风旗帜繁,秋日戈甲精。

沈阴结战气,唯闻金鼓声。

壮士何飞扬,各愿一先鸣。

志已驰九关,岂但怀不庭。

虽君在只尺,搔首未遑宁。

(0)

前溪歌·其七

葵藿自有心,兰蕙自有香。

黄瓜一小草,春风独不忘。枝叶顿芬芳。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