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出从军,涉旬东南行。
文学托后乘,顾瞻亦已深。
中流万艘集,陶陶层波生。
凄风旗帜繁,秋日戈甲精。
沈阴结战气,唯闻金鼓声。
壮士何飞扬,各愿一先鸣。
志已驰九关,岂但怀不庭。
虽君在只尺,搔首未遑宁。
自我出从军,涉旬东南行。
文学托后乘,顾瞻亦已深。
中流万艘集,陶陶层波生。
凄风旗帜繁,秋日戈甲精。
沈阴结战气,唯闻金鼓声。
壮士何飞扬,各愿一先鸣。
志已驰九关,岂但怀不庭。
虽君在只尺,搔首未遑宁。
此诗描绘了一位从军者在东南行军途中的所见所感。开篇“自我出从军,涉旬东南行”点明了从军的背景与行程,透露出一种毅然决然的气概。接着“文学托后乘,顾瞻亦已深”则表达了对同行文士的牵挂与不舍,展现了军旅生活中的复杂情感。
“中流万艘集,陶陶层波生”描绘了行军途中江面的壮观景象,船只密布,波涛汹涌,营造出紧张而宏大的氛围。“凄风旗帜繁,秋日戈甲精”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肃杀与紧张,旗帜在凄风中飘扬,戈甲在秋日下熠熠生辉,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
“沈阴结战气,唯闻金鼓声”将气氛推向高潮,阴沉的天空仿佛凝聚着战争的气息,唯有金鼓之声回荡在空中,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壮士何飞扬,各愿一先鸣”表达了战士们渴望冲锋陷阵、一展身手的豪情壮志。
“志已驰九关,岂但怀不庭”体现了从军者的决心与信念,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也绝不退缩。“虽君在只尺,搔首未遑宁”则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与对国家的忧虑,即使君主近在咫尺,心中的忧虑却难以平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从军者在战争前夜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也有对家国的忧虑与忠诚,是明代边塞诗中的一篇佳作。
流光如转毂,诘旦又新年。
律换铜壶漏,春回斗柄天。
守灯须彻曙,分酒莫论钱。
雪分琼瑶化,花看锦绣鲜。
暗惊双鬓改,傍羡九官迁。
俗礼还慵讲,从朝好昼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