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虽觉炎,朝暮馀清爽。
鉴湖渺澄碧,太虚涵万象。
西山倒影来,螺纹如指掌。
至理在天地,妙契归俯仰。
新秋虽觉炎,朝暮馀清爽。
鉴湖渺澄碧,太虚涵万象。
西山倒影来,螺纹如指掌。
至理在天地,妙契归俯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初秋时节泛舟鉴湖之上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与哲理之深。
首句“新秋虽觉炎,朝暮馀清爽”点明季节变换,虽仍感炎热,但早晚间却能感受到一丝清凉,暗示着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时间的流转。
接着“鉴湖渺澄碧,太虚涵万象”描绘了鉴湖的广阔与清澈,以及天空包容万物的辽阔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西山倒影来,螺纹如指掌”则进一步刻画了湖面的动态美,西山的倒影如同螺纹般清晰可见,仿佛伸手可及,生动地展现了水波的细腻与和谐。
最后,“至理在天地,妙契归俯仰”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感悟,认为真理蕴含于天地之间,而理解它则需通过内心的俯仰与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哲学的双重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哲思巧妙结合,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传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