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陵一片石,磊落碧云端。
寒烟积不散,玉露拂琅玕。
大泽既旷莽,羊裘讵耐寒。
幸有如钩月,千年耐尔看。
严陵一片石,磊落碧云端。
寒烟积不散,玉露拂琅玕。
大泽既旷莽,羊裘讵耐寒。
幸有如钩月,千年耐尔看。
这首诗描绘了严陵钓台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融合。
首句“严陵一片石,磊落碧云端”,以“一片石”起笔,点出钓台的独特地理位置,位于碧云之巅,既显其高峻,又寓其静谧。磊落二字,不仅形容石头的排列有序,也暗示了钓台的历史积淀与不凡气度。
接着,“寒烟积不散,玉露拂琅玕”,进一步渲染了钓台周围的自然景观。寒烟缭绕,仿佛时间凝固,而玉露轻拂着翠绿的竹子(琅玕),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景物具有了生命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大泽既旷莽,羊裘讵耐寒”,转而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钓台,将它置于浩瀚的大泽之中,突出了其孤傲独立的姿态。羊裘,借指严光(严子陵)的隐逸生活,此处表达了对古人高洁品质的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钓台环境的艰苦与挑战的描述。
最后,“幸有如钩月,千年耐尔看”,以月亮相呼应,赋予钓台一种永恒的意味。月亮如同见证者,见证了钓台千年的变迁与历史的沉淀,表达了诗人对钓台及其背后故事的深深感慨和无限遐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不仅展现了严陵钓台的自然美景,更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