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
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
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
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
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
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
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
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
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
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
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
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
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
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
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
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
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
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
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风和日夜不断行进的船上,心中却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家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如云、水上的萍,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和飘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亲情的渴望与怀念,以及在遥远的旅途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心理。
诗人通过“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一句,展示了在异乡用酒来暂时忘却思乡之苦的生活片段。然而,即便是酒宴,也难以真正满足内心深处的饥饿与渴望。诗人强迫自己醉意忘返,但终究还是会清醒过来,面对现实的孤独和无奈。
“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即便身处异乡,对亲人的思念仍旧如影随形,无法割舍。最后,“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则是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期许,希望借助风来传递自己的声音和情感到遥远的地方,以此来维系与家乡、亲人的精神联系。
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家的渴望,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游子对于故土的无尽思念,以及在外漂泊时内心的孤独与不易。
马蹄声特特,去入天子国。
借问去是谁,秀才皇甫湜。
吞吐一腹文,八音兼五色。
主文有崔李,郁郁为朝德。
青铜镜必明,朱丝绳必直。
称意太平年,愿子长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