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南经几山过,马行似冲山色破。
风烟席卷嵓穴开,涧花萦回水流左。
悬崖彷佛闻松声,下瞰幽深鸟飞堕。
老夫他年有所归,定结白茅依紫逻。
日高下马古寺门,鱼鼓欣闻脱清饿。
道人碧眼照川谷,云起盘陀藉高坐。
慇勤劝我更莫归,泪鹤啼猿亦相和。
窗前笑唤祁孔宾,世间安用招魂些。
我来南经几山过,马行似冲山色破。
风烟席卷嵓穴开,涧花萦回水流左。
悬崖彷佛闻松声,下瞰幽深鸟飞堕。
老夫他年有所归,定结白茅依紫逻。
日高下马古寺门,鱼鼓欣闻脱清饿。
道人碧眼照川谷,云起盘陀藉高坐。
慇勤劝我更莫归,泪鹤啼猿亦相和。
窗前笑唤祁孔宾,世间安用招魂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经南方山脉的景象与心境。开篇“我来南经几山过,马行似冲山色破”两句,以动态的视角展示了诗人乘马翻越连绵山脉的情形,山色的浓淡似乎随着马儿奔跑而变化。
接着,“风烟席卷嵓穴开,涧花萦回水流左”一联,借助自然景观,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意境。风和烟雾交织,使得山石间的洞穴似乎在不断地展现其神秘,而溪中花朵随着潺潺溪水向左侧漂流。
“悬崖彷佛闻松声,下瞰幽深鸟飞堕”两句,则将视线转移到更为险峻的景象。诗人在高耸的悬崖之上聆听着松林间的风声,并俯瞰下方幽深处,鸟儿穿梭其间,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老夫他年有所归,定结白茅依紫逻”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老夫"二字流露出诗人的自谦与淡泊,而"定结白茅依紫逻"则预示着他对未来的安顿有着坚定的打算。
“日高下马古寺门,鱼鼓欣闻脱清饿”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一座古老的佛寺前下马,聆听着悠扬的鱼鼓声,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这里的"脱清饿"可能是指精神上的解脱或是对物质欲望的超越。
“道人碧眼照川谷,云起盘陀藉高坐”一联,则描写了一位道人的形象,这位道人以其洞察一切的碧眼注视着河谷,而云朵在他盘腿而坐的身边升腾,营造出一种仙风道骨的氛围。
最后,“慇勤劝我更莫归,泪鹤啼猿亦相和”两句中,"慇勤"一词表达了诗人朋友或知己对他不愿归去的劝说,而"泪鹤啼猿亦相和"则是描绘了一种自然界中的和谐共生景象,泪水涟涟的鹤鸟与啼叫的猿猴共同营造出一种平静而和美的氛围。
“窗前笑唤祁孔宾,世间安用招魂些”两句,以轻松愉悦的心态对待人生,而"笑唤祁孔宾"则是诗人在窗前与友人相聚的情景。最后一句,则是在反思尘世纷扰,对于那些试图捕捉或召唤灵魂的事物表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深而又不失开阔,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趣的山水田园诗。
子才弱冠胄监趋,广眉秀目髯虬如。
峨冠褒衣讲唐虞,金华文献天下无。
道宗濂洛咸巨儒,先兄哦松垂令誉。
子以郡博黉宫居,球琳珷玞形质殊。
朝磨夕琢成佩琚,人人足可膺时需。
大明天子龙飞初,元正大朝步天衢。
二亲在堂六帙馀,十年不见涕零袪。
退朝归觐来乡闾,入门群儿走且呼。
宾亲过从日月虚,难弟买羊为子屠。
綵衣升堂倒酒壶,命我赋诗以相娱。
忠君爱亲难两图,欲留不留心郁纡。
儿曹亦以文学拘,自京一来看老夫。
只今西行入蜀都,不愁畏途崄复岖。
飘飘自拟文翁俱,子今毋用长嗟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