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高树颠,清响一何悲。
草木讵有情,寒暑移其时。
君子在远道,旅归渺无期。
流光恒若斯,我心君焉知。
风起高树颠,清响一何悲。
草木讵有情,寒暑移其时。
君子在远道,旅归渺无期。
流光恒若斯,我心君焉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兰的《感遇》,以风声和自然景象为引子,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风起高树颠,清响一何悲”,描绘了风吹树木发出的凄凉声响,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哀伤的氛围。接着,“草木讵有情,寒暑移其时”借物寓意,暗示即使草木无情,季节更替也无情地流逝,暗示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诗人进一步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君子在远道,旅归渺无期”的情境中,表达了对离人长久未归的忧虑和期盼。“流光恒若斯,我心君焉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希望对方能感知到自己这份深深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象征手法,传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步空陂。正凝思望远,无语忆幽姿。
津国清霜,柴门流水,关河魂梦参差。
待料理、江南旧怨,甚东风、犹滞在横枝。
浮海春回,吟芳人老,馀想惊非。
迢递平烟千驿,更平波千顷,冷浸冰肌。
岁晏情怀,天涯滋味,寒边事事轻违。
渺何处、吴船载雨,较花候、却比故山迟。
长为婵娟瘦损,此意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