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异二三子,铿尔舍而作。
江上数峰青,湘灵徒寂寞。
点异二三子,铿尔舍而作。
江上数峰青,湘灵徒寂寞。
"点异二三子,铿尔舍而作。江上数峰青,湘灵徒寂寞。"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在这幅画面中,诗人捕捉到了春日里山林间梅花初放的情景。
"点异二三子" 中的 "点异" 指的是梅花在枝头散发的独特光彩,而 "二三子" 则是形容梅花开得不多,但却格外珍贵。这里诗人以细腻笔触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细心观察和深刻感受。
"铿尔舍而作" 这句话通过 "铿尔" 的声音效果,传递出梅花轻轻摇曳的声音,同时也暗示着诗人的创作灵感正是来源于这份静谧与自然之声的交响。
接下来的 "江上数峰青" 描述了诗人所处环境,一片片绿意盎然的山峦在江水的映衬下更显得清新脱俗,给人以深远和宁静的感觉。这里的 "江上" 指的是诗人站在江边的视角,从这个视角出发,观察着连绵起伏的青山。
最后 "湘灵徒寂寞" 则是对景致的一种感慨。"湘灵" 通常指的是历史上的湘女,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美丽而有才华的女子,这里被用来形容江水。"徒寂寞" 表示诗人感觉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孤独和清冷之感,似乎那山峦与江水间也有着类似于人类的情感体验。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梅花、山川和江水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独享宁静之境界的意趣。
两河战罢万方清,原上军回识旧营。
立马望云秋塞静,射雕临水晚天晴。
戍闲部伍分岐路,地远家乡寄旆旌。
圣代止戈资庙略,诸侯不复更长征。
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
五陵年少欺他醉,笑把花前出画裙。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
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
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
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
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
遏云歌响清,回雪舞腰轻。
只要君流眄,君倾国自倾。
都门柳色朝朝新,念尔今为江上人。
穆陵关带清风远,彭蠡湖连芳草春。
泊舟借问西林寺,晓听猿声在山翠。
浔阳北望鸿雁回,湓水东流客心醉。
须知圣代举贤良,不使遗才滞一方。
应见鄱阳虎符守,思归共指白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