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赵模拓本兰亭后》
《题赵模拓本兰亭后》全文
元 / 鲜于枢   形式: 古风

兰亭化身千百亿,贞观赵模推第一。

百家聚讼谩纷纭,正传宁到山中石。

论书当论气韵神,谁与痴儿较形质。

想当填郭断手初,帝与欧虞皆太息。

昭陵玉匣秘重泉,自此中天无二日。

元章老去不及见,却见苏家评甲乙。

北山居士得何许,购取宁论万金直。

几年僦屋客江海,宝气奎光夜相射。

南来北人多健者,名色连艘金满室。

应嗟我辈太痴绝,常抱蠹书论得失。

(0)
鉴赏

此诗《题赵模拓本兰亭后》由元代书法家鲜于枢所作。诗中以兰亭碑帖为引子,探讨了书法艺术的真谛与评价标准。

首句“兰亭化身千百亿”,以夸张手法赞美兰亭碑帖的流传广泛与影响深远。次句“贞观赵模推第一”,点出赵模在拓印兰亭碑帖方面的卓越成就,被推崇为第一。接着,“百家聚讼谩纷纭”描绘了人们对书法作品评价的众说纷纭,而“正传宁到山中石”则强调了真正的书法传承不应仅停留在表面,而应深入到作品的精神内涵之中。

“论书当论气韵神,谁与痴儿较形质”两句,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书法评价标准的看法——应当注重作品的气韵与精神,而非仅仅拘泥于外形与结构。接下来,“想当填郭断手初,帝与欧虞皆太息”通过想象古代帝王与著名书法家对兰亭碑帖的感慨,进一步强调了作品内在价值的重要性。

“昭陵玉匣秘重泉,自此中天无二日”将话题转向对兰亭碑帖的珍藏与保护,暗示其价值如同日中之光,独一无二。然而,“元章老去不及见,却见苏家评甲乙”则指出即使大师也无法亲见其全貌,只能通过后人的评价来了解。最后,“北山居士得何许,购取宁论万金直”描述了一位收藏家不惜重金购得兰亭拓本,而“几年僦屋客江海,宝气奎光夜相射”则展现了作品带来的光芒与收藏者的喜悦。

“南来北人多健者,名色连艘金满室”描绘了各地收藏家的丰富与繁荣,而“应嗟我辈太痴绝,常抱蠹书论得失”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与同好们痴迷于书法研究与讨论的感慨,认为这种执着虽痴,却是对艺术的真正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兰亭碑帖的赞美与探讨,不仅展示了鲜于枢对于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尊重。

作者介绍
鲜于枢

鲜于枢
朝代:元

鲜于枢(1246-1302),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 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汉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先后寓居扬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浙东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传。
猜你喜欢

和贾抟霄韵二绝·其一

举世昏昏似醉眠,悲哉不肯救头然。

祖师点破新关捩,且指人心教外传。

(0)

请照老住华塔

华塔当年隐蛰龙,轰雷掣电满云中。

而今却请还山去,折脚铛边煮晓风。

(0)

还燕和美德明一首

纷纷世态眩荣华,静里乾坤本不哗。

琴阮生涯聊自适,诗书事业更何加。

但期圣德泽天下,敢惜馀生寄海涯。

可笑燕然旧游客,倚楼悲我客程赊。

(0)

和连国华三首·其一

岁月如流走兔乌,求真可惜费工夫。

深源到底忘根柢,至道元来贵拙愚。

真理不空宜具眼,太虚无面莫添须。

直须稳坐长安好,切忌途中认画图。

(0)

过云川和刘正叔韵

西域风尘汗漫游,十年辜负旧渔舟。

曾观八阵云奔速,亲见三川席卷收。

烟锁居延苏子恨,云埋青冢汉家羞。

深思篱下西风醉,谁羡班超万里侯。

(0)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其二

丰城三尺剑,神气尚埋沈。

确论穿杨的,生机劈筈深。

天真贮便腹,浩气塞征襟。

伫看泽天下,清风冠士林。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