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雪成寒势未收,及时一醉比封侯。
阳功亭毒无人见,已有春光亦信不。
因雪成寒势未收,及时一醉比封侯。
阳功亭毒无人见,已有春光亦信不。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洋所作,名为《苦寒得酒二首(其一)》。诗人在这短暂的四行中描绘了一个雪后酷寒之境,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小确幸的享受与感慨。
"因雪成寒势未收,及时一醉比封侯。"
这两句写出了深冬大雪之后,天气依然凛冽,但诗人不为外界所困,反而借着这份严寒找到了一种享乐的方式——及时行乐,一醉方休。这其中也蕴含了对现实无常的一种超脱态度,将一时之欢愉比喻为封侯般的尊贵与满足。
"阳功亭毒无人见,已有春光亦信不。"
这两句则转换了画面,从雪后的严寒到一个隐秘的地点——阳功亭。在这里,除了天气的恶劣外,还多了一份冷清与寂寞。"毒"字形容的是环境之险恶,而"无人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处所在的偏僻与孤独。紧接着,诗人又提到春光初现,但却带着一种不相信或者说是不愿面对的心态。这可能反映出诗人对季节更迭、世事变换的一种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雪后酷寒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严峻环境中寻找精神寄托与内心慰藉的过程。同时,它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时间流逝的一种深刻感悟和哲理思考。
新诗浮海尽先传,万里皇华已极天。
入寺冷心窥石井,采风蛮语杂秋田。
衣轻宝地嚣尘远,手绾明珰上国还。
更询同游方学士,可探还有正中偏。
披襟尤爱事南图,鹊起曾闻溢庆殊。
司马文心原锦绣,徐陵笔架是珊瑚。
诗裁仙径先红羽,月泛珠江满玉壶。
最好五云缭绕处,一门蝌蚪壮皇都。
那堪回首望金微,路断龙堆鹤语稀。
兔魄蚀云还有影,霜威侵树竟无枝。
吟残白雪疑难老,葬得青山不当归。
我亦雄心近消歇,空为儿女泪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