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识禅宗隐语,本然空有难该。森森万象甚安排。
一担何如一袋。迷处庸人多事,觉时老子无怀。
曾闻妙解转诙谐。放下还他自在。
欲识禅宗隐语,本然空有难该。森森万象甚安排。
一担何如一袋。迷处庸人多事,觉时老子无怀。
曾闻妙解转诙谐。放下还他自在。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姚华所作的《西江月·其一》。诗中以布袋和尚的形象,探讨禅宗的哲理。"欲识禅宗隐语,本然空有难该",表达了禅宗追求的超越世俗,直指事物本质的智慧,认为空与有并非对立,而是难以言说的真理。"森森万象甚安排"暗示世间万物皆有其秩序,但禅宗强调的是超越现象的领悟。
"一担何如一袋"运用比喻,表达出禅宗主张的简单生活态度,一担重物不如一袋轻松,寓意心灵的解脱比物质的拥有更为重要。"迷处庸人多事,觉时老子无怀",指出在迷惑中世人纷扰不断,而一旦觉悟,心境如老子般超脱,无挂无碍。
最后两句"曾闻妙解转诙谐,放下还他自在",揭示了禅宗智慧的幽默和机智,通过诙谐的方式传达出放下执着,回归自然的自由境界。整首诗寓教于乐,体现了禅宗的智慧和生活哲学。
去岁此方旱,地有千里赤。
江甸流饥民,淮关断沽舶。
米贵淮南时,正值我为客。
今春好雨阳,喜见收二麦。
新陈米未交,斗价尚三百。
又闻故乡田,多蝗土将石。
我家无负郭,更复艰朝夕。
居行两心悸,救贫少长策。
东南民易疲,岂任荒歉积。
中宵望天云,殷忧定何益。
家世业耕读,韬隐无光辉。
自我初发迹,未进止先知。
传经固所愿,似续惭谋贻。
母亦先人荫,茁此陔兰枝。
保世良未易,立身尤勉思。
瑶瑜虽美质,蝇污能玷之。
尔行事舟车,舟车盍鉴兹。
风帆把舵稳,顺轨按辔驰。
努力四方志,要不负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