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浮海尽先传,万里皇华已极天。
入寺冷心窥石井,采风蛮语杂秋田。
衣轻宝地嚣尘远,手绾明珰上国还。
更询同游方学士,可探还有正中偏。
新诗浮海尽先传,万里皇华已极天。
入寺冷心窥石井,采风蛮语杂秋田。
衣轻宝地嚣尘远,手绾明珰上国还。
更询同游方学士,可探还有正中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赵典闱在花田相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雅的交融。
首联“新诗浮海尽先传,万里皇华已极天”,开篇即以“新诗”和“万里皇华”为引,暗示了诗人的作品如海浪般传播,而友人赵典闱的到来则如同皇华使者,跨越万里的距离,达到了诗人心中的极致境界。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文学成就,也表达了对友人到来的喜悦之情。
颔联“入寺冷心窥石井,采风蛮语杂秋田”,进一步描绘了与友人相聚时的场景。诗人与友人一同进入寺庙,内心平静如水,目光投向石井,仿佛在寻求心灵的宁静。同时,他们又在田野间采集民歌,与当地的方言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探索与融合。
颈联“衣轻宝地嚣尘远,手绾明珰上国还”,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穿着轻便的衣服,远离尘嚣,手握明珰(一种装饰品),返回文明之地。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高洁品质的生活态度,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如同明珰一般珍贵。
尾联“更询同游方学士,可探还有正中偏”,最后诗人提出希望与同行的学者深入交流,探讨更多关于文学、哲学乃至人生的问题,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同时,也预示着这次相聚不仅仅是表面的交流,更是深层次的心灵碰撞与思想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他们在自然与人文、精神与物质世界间的深刻思考与探索,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日高春睡,唤起懒装束。
年年落花时候,惯得娇眠足。
学唱宫梅便好,更暖银笙逐。黛蛾低绿。
堪教人恨,却似江南旧时曲。
常记东楼夜雪,翠幕遮红烛。
还是芳酒杯中,一醉光阴促。
曾笑阳台梦短,无计怜香玉。此欢难续。
乞求歌罢,借取归云画堂宿。
绿绕群峰,红摇千柄,夜来暑雨初收。
共君乘兴,轻舸信悠悠。
且尽一尊别酒,荷香里、满酌轻讴。
明朝去,征帆夜落,何处好汀洲。风流。
吾小阮,朝辞东观,夕向南州。
况圣时、争教贾傅淹留。
若过浔阳亭上,琵琶泪、莫洒清秋。
堤边柳,从今爱惜,留待系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