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绕群峰,红摇千柄,夜来暑雨初收。
共君乘兴,轻舸信悠悠。
且尽一尊别酒,荷香里、满酌轻讴。
明朝去,征帆夜落,何处好汀洲。风流。
吾小阮,朝辞东观,夕向南州。
况圣时、争教贾傅淹留。
若过浔阳亭上,琵琶泪、莫洒清秋。
堤边柳,从今爱惜,留待系归舟。
绿绕群峰,红摇千柄,夜来暑雨初收。
共君乘兴,轻舸信悠悠。
且尽一尊别酒,荷香里、满酌轻讴。
明朝去,征帆夜落,何处好汀洲。风流。
吾小阮,朝辞东观,夕向南州。
况圣时、争教贾傅淹留。
若过浔阳亭上,琵琶泪、莫洒清秋。
堤边柳,从今爱惜,留待系归舟。
这首《满庭芳·其二》是宋代词人晁端礼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词人的闲适与离愁。开篇以“绿绕群峰,红摇千柄”描绘了雨后山色的清新与生机,夏日雨后的凉意与荷花的艳丽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共君乘兴,轻舸信悠悠”表达了词人与友人一同乘船出游的愉快心情,悠然自得。接下来,他们借酒言欢,荷香四溢,歌声婉转,为离别增添了一丝诗意。“明朝去,征帆夜落,何处好汀洲”预示着即将的分别,词人对未知的旅程充满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目的地的探寻之意。
“风流”二字,暗示了词人风雅的生活态度和不拘小节的性格。他自比为古代的名士阮籍,表达了自己不愿被世俗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在圣明的时代,他不愿像贾谊那样被闲置,表达了对仕途的渴望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若过浔阳亭上,琵琶泪、莫洒清秋”引用了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达离别时的感伤,但又告诫自己要坚强,不要让离别的泪水影响当下的美好。最后,词人深情地望着堤边的柳树,许下心愿,希望将来归来时,这些柳树能成为系舟的标记,寄托他对故乡和友情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景寓情,既有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又有对未来的积极向往,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生态度。
忽雷流传千馀年,大小二器归此阁。
楚园好事继燕庭,铁崖东塘不寂寞。
前有花坡后瑞山,解操唐音听者愕。
畏庐复为写此卷,殷勤不惮再三作。
宜春堂中劝我酒,宣统三年事如昨。
忽然梦觉今何世,遗老江湖各零落。
怪君风流殊不减,犹能出国责前诺。
当时已有万种哀,欲写辄成数日恶。
兴亡过眼更何如,忍倩琵琶转弦索。
名流纷纷竞绮语,谁倚新声续梦鹤。
莫誇尤物留佳话,且伴残年专一壑。
猛看题字绝惊嗟,震耳波涛啸蛟鳄。
五十始有髭,见事良已晚。
留之定何取,每顾辙自哂。
拂唇颇不耐,竟日手勤撚。
旁人知讳老,熟视谬称善。
回思兵间日,身手绝精悍。
乞归三载中,花落云雨散。
当时若有靳,用意乃至浅。
少年既坐误,短景何足算。
青山对沧浪,世态凡几变。
我生惟庚申,于今实后死。
披图偿宿诺,逝者呼不起。
王孙虽狡兽,微劣何足齿。
吾窥岳渎经,秘记禹行水。
风雷阻铜柏,木石尽披靡。
百灵悚奔集,神怪出淮涘。
伸颈逾百尺,九象力难拟。
腾踔何倏忽,应对巧莫比。
其名无支祈,状乃猕猴似。
文命有忧之,童律安可使。
终焉授庚辰,遂徙龟山趾。
此公久厌世,偃卧古井底。
万牛引不前,坚定孰如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