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始有髭,见事良已晚。
留之定何取,每顾辙自哂。
拂唇颇不耐,竟日手勤撚。
旁人知讳老,熟视谬称善。
回思兵间日,身手绝精悍。
乞归三载中,花落云雨散。
当时若有靳,用意乃至浅。
少年既坐误,短景何足算。
青山对沧浪,世态凡几变。
五十始有髭,见事良已晚。
留之定何取,每顾辙自哂。
拂唇颇不耐,竟日手勤撚。
旁人知讳老,熟视谬称善。
回思兵间日,身手绝精悍。
乞归三载中,花落云雨散。
当时若有靳,用意乃至浅。
少年既坐误,短景何足算。
青山对沧浪,世态凡几变。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所作,名为《留髭》。诗中诗人以五十岁才开始长出胡须为引子,感叹自己见识事物已晚。他对自己留胡子的行为感到疑惑,每次照镜子都自嘲不已。胡子拂在嘴唇上让他觉得不自在,整天都要频繁地摆弄。旁人虽然知道他怕老,却误以为他这是在显年轻,甚至称赞他的胡须好。诗人回忆起战乱时期,那时自己的身手矫健,如今三年过去,人事已非,如花落云散。他后悔当初没有早些归隐,认为如果早点抽身,就不会有那么多遗憾。最后,他看着窗外的青山和沧浪水,感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
整首诗通过留髭这一小事,寓言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反思。郑孝胥的笔触深沉而富有哲理,展现了他的人生经验和对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
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
主人有黍百馀石,浊醪数斗应不惜。
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
茱萸湾头归路赊,愿君且宿黄公家。
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辜负东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