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敩庾信体》
《秋日敩庾信体》全文
隋朝 / 李世民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岭衔宵月桂,珠穿晓露丛。

蝉啼觉树冷,萤火不温风。

花生圆菊橤,荷尽戏鱼通。

晨浦鸣飞雁,夕渚集栖鸿。

飒飒高天吹,氛澄下炽空。

(0)
注释
岭:山岭。
衔:口含,此处意为怀抱。
宵月:夜晚的月亮。
桂:比喻月亮。
珠:珍珠,比喻露水。
穿:穿越,点缀。
晓露丛:早晨沾满露水的草丛。
蝉啼:蝉的鸣叫。
觉树冷:让人感觉到树木的清冷。
萤火:萤火虫发出的光。
不温风:不能使风变得温暖。
花生:花生长,开花。
圆菊橤:形容菊花盛开,圆润丰满。
荷尽:荷花凋谢。
戏鱼通:鱼儿在水中自由嬉戏。
晨浦:清晨的河岸。
鸣飞雁:大雁边飞边鸣。
夕渚:傍晚的小洲。
集栖鸿:群集栖息的鸿雁。
飒飒:风声。
高天吹:高空的风。
氛澄:空气澄清。
下炽空:下方的天空,因尘埃澄清而显得清凉。
翻译
山岭口含着夜色中的月亮,如桂挂天边,晨露中珍珠般穿行在草丛间。
蝉鸣让树林显得清冷,萤火虫的微光并不能温暖夜风。
菊花圆润饱满地绽放,荷花凋谢后鱼儿在水中更显自在。
清晨的河岸上传来大雁的鸣叫,傍晚时分小洲上群集着栖息的鸿雁。
飒飒秋风吹过高远的天空,尘埃澄清后下方的热气也似乎消散了。
鉴赏

这首诗是一幅秋天的田园风光图。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又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象。

"岭衔宵月桂,珠穿晓露丛" 一句中,"岭"指山岭,"衔"有吞没之意,形容山间桂树在清晨时分外散发着淡淡的月光。"珠穿"则是形容露水如珠般串联在一起,"丛"指的是草丛中沾湿了夜露,整体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接下来的"蝉啼觉树冷,萤火不温风"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清凉气息。"蝉啼"是指蝉虫在树上叫响的声音,而"觉树冷"则表达出树木已经感受到了秋季的寒意。"萤火"形容萤火虫发出的光芒,而"不温风"则是在说虽然有萤火,但秋天的风依然是清凉的,缺乏了夏日的暖意。

"花生圆菊橤,荷尽戏鱼通"中,"花生"指的是野花开满,"圆菊"形容菊花盛开而且圆润。"荷尽"则是说荷叶覆盖了池塘,而"戏鱼通"则形容水中的鱼儿在荷叶间自由穿梭。

"晨浦鸣飞雁,夕渚集栖鸿"描绘的是一幅秋季的早晚景象。"晨浦"指的是清晨的河岸,"鸣飞雁"形容着群雁在天际飞翔发出了鸣叫声。"夕渚"则是说黄昏时分的水边,而"集栖鸿"则表达出大雁归宿的情景。

最后两句"飒飒高天吹,氛澄下炽空"中,"飒飒"形容的是秋风轻拂的声音,"高天"是指无垠的蓝天。"氛澄"则是说清晨或黄昏时分云层稀薄透明,而"下炽空"强调了秋日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大地上的温暖与明亮。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不失清凉意境的秋天。每一句都浸润着诗人的情感和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李世民

李世民
朝代:隋朝   生辰:599年-649年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猜你喜欢

或劝病中不宜数亲文墨医亦归咎题四绝以自戒末篇又以解嘲·其四

师熸尚合馀烬,羹热休吹冷齑。

解酲纵无五斗,且复月攘一鸡。

(0)

题杂画·其一

绿树千重水一湾,白云飞去鸟飞还。

莫疑此地无人住,若个山人肯住山。

(0)

题杏花戏赠幼孺

半幅胭脂湿未乾,谁将春色寄毫端。

山窗无事閒相对,犹胜慈恩寺里看。

(0)

山居杂兴·其十五

碧纱窗冷昼常关,丘壑移来枕簟间。

几上石屏岚翠滴,分明一片点苍山。

(0)

山居杂兴·其十四

小词閒制曼声歌,写出春闺幽恨多。

懒把九宫翻别谱,花间占得忆秦娥。

(0)

过陈荐夫幽居

柴门寂寂昼常关,猿鸟声中鹤梦閒。

欲识武陵溪上路,桃花无数水潺湲。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