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帙赋新篇,语斗冰玉洁。
未用咀根茎,固已骇枝叶。
渊源二罗间,风雅未沦歇。
手弄紫阳云,齿漱石梁月。
陈腐痛刮磨,巧丽工采撷。
郡有桐庐侯,毋辞迂步屧。
钜帙赋新篇,语斗冰玉洁。
未用咀根茎,固已骇枝叶。
渊源二罗间,风雅未沦歇。
手弄紫阳云,齿漱石梁月。
陈腐痛刮磨,巧丽工采撷。
郡有桐庐侯,毋辞迂步屧。
这段文字出自宋代诗人汪炎昶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其中“钜帙赋新篇,语斗冰玉洁”一句,通过对珍贵之物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即追求文字的纯净无瑕,如同精美绝伦的玉石。
“未用咀根茎,固已骇枝叶”则表现出诗人对于事物发展的观察,即便是尚未施展才华,但其潜力和影响力已经初露端倪,犹如植物的生长,虽未开花结果,但枝叶间已显现出未来繁盛的迹象。
“渊源二罗间,风雅未沦歇”一句中,“渊源”指深远的泉水,“二罗”则可能是指两种不同的艺术流派或风格。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追求,即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永不干涸的泉水一样,具有持久而深远的魅力,同时也融汇了多种艺术风雅,永不过时。
“手弄紫阳云,齿漱石梁月”则是诗人对自我修养和文学创作的一种比喻。手中玩弄着紫色的云彩,口中品咂着清辉的月光,这里不仅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更隐喻了诗人通过内心的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把握,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创作出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
“陈腐痛刮磨,巧丽工采撷”一句中,“陈腐”指的是陈旧的、不再新鲜的事物,“痛刮磨”则是对这些过时之物进行批判和清理的动作。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严格自律,即不断地剔除那些陈旧不堪的思想和文风,以保持文学作品的新鲜感和艺术价值。
“郡有桐庐侯,毋辞迂步屧”则是对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物的描写,“桐庐侯”可能指的是当时某个地方的统治者或显赫的人物。诗人通过这一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于此人物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暗示着自己的文学创作得到了这个人物的认可和支持。
综上所述,这段文字展示了诗人汪炎昶对自然之美、文学之雅、个人情感与大众期待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自身文学才华的自信和追求。通过对比喻手法的运用,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卓越的艺术境界。
陜州隐士野,杭州隐士逋。
野人不求达,逋客不荣趋。
野居傍东郊,逋薮结西湖。
精苦诗常有,封禅书本无。
野人召不起,野居天子图。
逋客闻其名,逋薮山不孤。
同时称二隐,百世起诸懦。
如何种左谏,东西日在涂。
南阳有布衣,抱膝本无欲。
亦惟宁淡胸,久筹当世局。
三顾入其心,三分为鼎足。
古人成一事,良繇心所触。
吁嗟炎鼎微,岂非隆中辱。
煌煌帝室英,苦向耕庐告。
感激遂驱驰,此躬安可赎。
当时梁父吟,已作众思录。
与道相从者,仙圣随肩踵。
入世无常家,玩世非一种。
深思众妙门,且绝群心陇。
韬精赴玉庭,放志依垂拱。
虽复就威仪,安知有辱宠。
胸前五岳浮,牙后十洲涌。
此外安足言,其中所独奉。
东方尔何人,百代闻风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