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州隐士野,杭州隐士逋。
野人不求达,逋客不荣趋。
野居傍东郊,逋薮结西湖。
精苦诗常有,封禅书本无。
野人召不起,野居天子图。
逋客闻其名,逋薮山不孤。
同时称二隐,百世起诸懦。
如何种左谏,东西日在涂。
陜州隐士野,杭州隐士逋。
野人不求达,逋客不荣趋。
野居傍东郊,逋薮结西湖。
精苦诗常有,封禅书本无。
野人召不起,野居天子图。
逋客闻其名,逋薮山不孤。
同时称二隐,百世起诸懦。
如何种左谏,东西日在涂。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古代隐士魏野和林逋的生活与精神追求。魏野隐居于陕州东郊,生活简朴,专注于诗歌创作,不求仕途显达;而林逋则在西湖边隐居,以山水为伴,同样以诗文自娱,不参与朝廷之事。两位隐士虽身处不同的地域,但都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诗中提到“野人不求达,逋客不荣趋”,强调了两位隐士淡泊名利的态度,他们更愿意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归宿,而非追求世俗的成功与荣耀。魏野的“野居天子图”暗示他虽身处民间,但心怀天下的情怀,或许有朝一日会被帝王所识,这反映了他对社会有所期待的一面。而林逋的“逋薮山不孤”,则表达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不感到孤独的心境。
最后,“同时称二隐,百世起诸懦”赞扬了魏野和林逋对后世的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儒者,成为人们追求理想生活的典范。然而,“如何种左谏,东西日在涂”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即为何两位隐士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是他们的理想在现实中遭遇了挫折。这可能是在探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两位隐士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展现了他们在追求精神自由与理想生活中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思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与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