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李伯葵还庐陵》
《赠李伯葵还庐陵》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二十年前早识君,别来几度想清芬。

沧洲把钓常听雨,林下哦诗只看云。

郎署綵衣留缱绻,画图别意写殷勤。

青原白鹭遥相望,把酒临岐忍共分。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赠李伯葵还庐陵》。诗中以深情厚谊,描绘了与友人李伯葵二十年前的相识与别后的思念之情。

首联“二十年前早识君,别来几度想清芬。”开篇即点明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二十年前初次相遇,如今分别后,心中对友人的思念如同清新的芬芳一般,久久不能忘怀。

颔联“沧洲把钓常听雨,林下哦诗只看云。”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友人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在海边钓鱼时,听着雨声,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在林间吟诗时,只看云卷云舒,享受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展现了友人的闲适生活,也暗示了诗人对其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颈联“郎署綵衣留缱绻,画图别意写殷勤。”转而描述了友人离开时的情景。在官署中穿着彩衣的告别,充满了不舍与依恋;而离别之际,友人用心绘制的画图,满载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尾联“青原白鹭遥相望,把酒临岐忍共分。”以青原山上的白鹭为喻,象征着友人之间的距离虽远,但心却始终相连。在分别之际,诗人举杯相送,虽然内心充满不舍,但还是勇敢地面对离别的现实。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与友人相聚、别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友情的珍视。金幼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友情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信笔戒子种花木·其三

一年活计在春初,处世光阴不可虚。

莫谓窥园全废学,昔人犹有带经锄。

(0)

次韵才叔闻笛试灯二绝·其一

叠石为山漫崛奇,玉峰欣对似相知。

梅梢顶上吹霜笛,却惜流香过别池。

(0)

再读雪溪志诗·其一

谁无胸次著林丘,脚底黄尘到白头。

不羡雪溪成卜筑,羡他卜筑备归休。

(0)

次谏长韵赠严处士

鸢在青天鱼在川,马牛谁络更谁穿。

过求敢问君平卜,只问皇家一统年。

(0)

绿沉谷

黄尘满金谷,山阴尚脩竹。

所以盘洲景,未足趣已足。

(0)

既醉亭和韵

泛觞有何心,罚爵不为耻。

流行固自佳,坎止何妨醉。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