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
《七夕》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雨洗烦嚣属早秋,露华月影静悠悠。

谩从天上占乌鹊,空向河边望女牛。

旅馆倦吟偏对酒,谁家乞巧独登楼。

自缘鄙性真成拙,欲诉天孙半是愁。

(0)
鉴赏

这首《七夕》由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描绘了七夕节的夜晚,雨后的清冷与宁静,以及人们对于爱情的期待与感慨。

首句“雨洗烦嚣属早秋”,开篇即以雨后之景渲染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凉爽而宁静的早秋之夜。接着,“露华月影静悠悠”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露珠闪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意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夜的深沉与神秘。

“谩从天上占乌鹊,空向河边望女牛。”这两句借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乌鹊和女牛分别代表了牛郎和织女,他们虽然相隔银河,但人们仍然希望他们能够相聚,象征着人间对于爱情的执着与期盼。

“旅馆倦吟偏对酒,谁家乞巧独登楼。”这两句则通过旅人和乞巧节的情境,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情感状态。旅人在旅馆中疲倦地吟唱,借酒浇愁;而乞巧节的女子则独自登楼,祈求心灵的寄托。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个体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最后,“自缘鄙性真成拙,欲诉天孙半是愁。”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爱情的无奈与感慨。他觉得自己性格愚拙,难以表达心中的情感,甚至在向天上的仙女(天孙)倾诉时,心中也充满了忧愁。这种自我反思和情感流露,使得诗歌更加贴近人心,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七夕》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七夕节的浪漫氛围,以及人们对于爱情、生活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送简寿玉主簿之官临桂二首

柴门草径尽莓苔,不放黄尘俗子来。
诗客清晨冲雨入,梅花一夜为君开。
飘萧落叶残灯火,陆续清谈浊酒杯。
二十六年才四见,骊驹抵死秪相催。

(0)

送彭子山提刑郎中赴召二首

琼树初瞻二纪中,玉京再别一星终。
我随病鹤欹黄帽,公驾云鸿上碧穹。
寄径丝纶紫薇阁,押班冠剑大明宫。
锦园尚欠桃栽否,儿辈河阳待晓风。

(0)

送沈虞卿秘盬修撰将漕江东二首

弃入修门访旧游,故人相见喜还愁。
茂林修竹君鬊碧,折苇枯荷我鬓秋。
莫把升沉著怀抱,古来览圣几公侯。
一尊追送江东棹,梦逐清波弄白鸥。

(0)

送孙捡正德操龙图出知镇江二首

润州太守去明州,谁寄长江万里流。
鸡省却烦三语椽,龙章卧护两淮秋。
古来北府多名酒,今复南徐说胜游。
聊奉双亲小行乐,即持荷橐侍宸旒。

(0)

送王吉州宣子舍人,和明州二首

满听除书好,明州胜吉州。
又为邦伯去,政坐治声优。
过阙端能遇,居中定作留。
新民莫漫喜,竹马不须休。

(0)

送谢子肃提举寺丞二首

天台山秀古多贤,晚向池塘识惠连。
十载江湖州县底,一言金石冕旒前。
方陪廷尉甘棠舍,又赋皇业小雅篇。
拾得澄江春草句,端能染寄仄厘牋。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