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洗烦嚣属早秋,露华月影静悠悠。
谩从天上占乌鹊,空向河边望女牛。
旅馆倦吟偏对酒,谁家乞巧独登楼。
自缘鄙性真成拙,欲诉天孙半是愁。
雨洗烦嚣属早秋,露华月影静悠悠。
谩从天上占乌鹊,空向河边望女牛。
旅馆倦吟偏对酒,谁家乞巧独登楼。
自缘鄙性真成拙,欲诉天孙半是愁。
这首《七夕》由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描绘了七夕节的夜晚,雨后的清冷与宁静,以及人们对于爱情的期待与感慨。
首句“雨洗烦嚣属早秋”,开篇即以雨后之景渲染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凉爽而宁静的早秋之夜。接着,“露华月影静悠悠”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露珠闪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意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夜的深沉与神秘。
“谩从天上占乌鹊,空向河边望女牛。”这两句借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乌鹊和女牛分别代表了牛郎和织女,他们虽然相隔银河,但人们仍然希望他们能够相聚,象征着人间对于爱情的执着与期盼。
“旅馆倦吟偏对酒,谁家乞巧独登楼。”这两句则通过旅人和乞巧节的情境,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情感状态。旅人在旅馆中疲倦地吟唱,借酒浇愁;而乞巧节的女子则独自登楼,祈求心灵的寄托。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个体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最后,“自缘鄙性真成拙,欲诉天孙半是愁。”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爱情的无奈与感慨。他觉得自己性格愚拙,难以表达心中的情感,甚至在向天上的仙女(天孙)倾诉时,心中也充满了忧愁。这种自我反思和情感流露,使得诗歌更加贴近人心,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七夕》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七夕节的浪漫氛围,以及人们对于爱情、生活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柴门草径尽莓苔,不放黄尘俗子来。
诗客清晨冲雨入,梅花一夜为君开。
飘萧落叶残灯火,陆续清谈浊酒杯。
二十六年才四见,骊驹抵死秪相催。
琼树初瞻二纪中,玉京再别一星终。
我随病鹤欹黄帽,公驾云鸿上碧穹。
寄径丝纶紫薇阁,押班冠剑大明宫。
锦园尚欠桃栽否,儿辈河阳待晓风。
弃入修门访旧游,故人相见喜还愁。
茂林修竹君鬊碧,折苇枯荷我鬓秋。
莫把升沉著怀抱,古来览圣几公侯。
一尊追送江东棹,梦逐清波弄白鸥。
润州太守去明州,谁寄长江万里流。
鸡省却烦三语椽,龙章卧护两淮秋。
古来北府多名酒,今复南徐说胜游。
聊奉双亲小行乐,即持荷橐侍宸旒。
满听除书好,明州胜吉州。
又为邦伯去,政坐治声优。
过阙端能遇,居中定作留。
新民莫漫喜,竹马不须休。
天台山秀古多贤,晚向池塘识惠连。
十载江湖州县底,一言金石冕旒前。
方陪廷尉甘棠舍,又赋皇业小雅篇。
拾得澄江春草句,端能染寄仄厘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