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寇井陉,进军飞狐北。
沙昏夜探迟,远树深疑贼。
胡霜损汉兵,不妨得头白。
功成须献捷,会勒燕然石。
单于寇井陉,进军飞狐北。
沙昏夜探迟,远树深疑贼。
胡霜损汉兵,不妨得头白。
功成须献捷,会勒燕然石。
这首诗《出塞》是宋代诗人李龏所作,通过描绘边塞战争的紧张氛围和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展现了古代边防战士为国家安宁而战的决心与豪情。
首句“单于寇井陉,进军飞狐北”,开篇即点明了敌军的入侵和我军的反击,井陉和飞狐北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地,显示出战争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接着,“沙昏夜探迟,远树深疑贼”描绘了夜晚侦察的情景,沙尘弥漫,视线模糊,战士们在艰难的环境中进行侦察,远处的树木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可疑,暗示着敌人可能藏匿其中,增加了战斗的不确定性与危险性。
“胡霜损汉兵,不妨得头白”两句,既表现了战场上的残酷与无情,也体现了战士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胡霜象征着北方的严寒,对士兵的身体造成伤害,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怕衰老,依然坚守岗位,矢志不渝。
最后,“功成须献捷,会勒燕然石”表达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历史功绩的铭记。献捷意味着胜利归来后向朝廷报告战果,勒石则是古代记录功勋的一种方式,将名字刻在石碑上,以示永垂不朽。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也体现了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将士们的勇敢、坚韧和对国家的忠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感。
昔我游艺苑,吸露漱奇芳。
及今志乃吞,敢望作者堂。
一编谁所授,来自闽之乡。
读之增壮气,字挟风与霜。
忽然造冲澹,苏李同翱翔。
借问何能尔,上池饮奇方。
凫鹤各有分,谁复计短长。
蒹葭望伊人,宛见水中央。
秘之在箧笥,时时吐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