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得幽居趣,悬车却悔迟。
款山低作槛,畎水曲通池。
步月相携处,观云独坐时。
悠然沂上乐,点后少人知。
剩得幽居趣,悬车却悔迟。
款山低作槛,畎水曲通池。
步月相携处,观云独坐时。
悠然沂上乐,点后少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幽静居所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得的乐趣。首句“剩得幽居趣”,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满足。接着,“悬车却悔迟”一句,可能暗含了诗人对于过去未能及早享受这种生活而感到遗憾的心情。
“款山低作槛,畎水曲通池。”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居所周围的自然环境,山峦仿佛是天然的围栏,蜿蜒曲折的小溪则引水入池,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亲近自然的氛围。
“步月相携处,观云独坐时。”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无论是月下散步还是独自凝视云彩,都充满了闲适与自在。
最后,“悠然沂上乐,点后少人知。”诗人以孔子在沂水边游玩的典故自比,表达了自己在自然中找到的快乐,同时也暗示这种快乐或许不为世人所知,只有少数人能够体会其中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天文悬日月,地文丽山川。
人文粲六经,四术诗其先。
仲尼既云删,炳然列风雅。
厥旨幽且微,受之唯子夏。
邈矣千百年,时有知诗者。
卓尔保暹师,生于宋天下。
内明卜商道,外减骚人价。
凿彼淳粹源,清辞竞流泻。
放意尚幽远,立言忌妖虫。
旨哉天目集,四海争传写。
上以裨王化,下以正人伦。
驱邪俾归正,驱浇使还淳。
天未丧斯文,清风千古振。
旧识稀相访,寥寥掩坏房。
鼎深残药在,颔瘦白髭长。
尘点沾书箧,苔痕污石床。
檐幽虫织网,砌冷菊含香。
静思怜深夜,清羸怯晚凉。
云峰归未得,闲坐咏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