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其四》
《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其四》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昔我游艺苑,吸露漱奇芳。

及今志乃吞,敢望作者堂。

一编谁所授,来自闽之乡。

读之增壮气,字挟风与霜。

忽然造冲澹,苏李同翱翔。

借问何能尔,上池饮奇方。

凫鹤各有分,谁复计短长。

蒹葭望伊人,宛见水中央。

秘之在箧笥,时时吐晶光。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林见素寄来的作品的欣赏之情,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与向往。

首句“昔我游艺苑,吸露漱奇芳”描绘了诗人过去在艺术的花园中,吸取清新的露水,品味奇异的芬芳,暗喻了诗人曾经在艺术的领域里尽情探索与享受。接下来,“及今志乃吞,敢望作者堂”则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内心充满了对成为文学大家的渴望,不敢妄想进入文坛的殿堂。

“一编谁所授,来自闽之乡”提到一本由福建传来的书,暗示了林见素寄来的作品来源。诗人通过阅读这本作品,感到精神振奋,字里行间仿佛蕴含着风霜之力,激发了他的壮志豪情。“读之增壮气,字挟风与霜”生动地描绘了作品对诗人的影响。

“忽然造冲澹,苏李同翱翔”则描述了作品风格的转变,从激昂转为平和淡雅,如同苏轼、李白两位大诗人一同飞翔于云霄之上,展现了作品的多样性和深度。

最后,“借问何能尔,上池饮奇方”提出了疑问,询问作品为何能够达到如此境界,是否是因为饮用了特殊的水源或方法。这里巧妙地将艺术创作比作饮用了神奇的方剂,暗示了作品背后可能蕴含的独特创作理念或技巧。

“凫鹤各有分,谁复计短长”以凫(野鸭)鹤(仙鹤)作比,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不应仅仅以长短来衡量。这不仅是对林见素作品的赞美,也是对文学艺术价值多元性的肯定。

“蒹葭望伊人,宛见水中央”运用了《诗经》中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林见素的思念之情,仿佛在水中央遥望远方的朋友,情感真挚而深沉。

“秘之在箧笥,时时吐晶光”则点明了作品被珍藏在箱子里,但每当打开时,都能散发出璀璨的光芒,象征着作品的价值和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林见素作品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惜。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尝假马于亲旧不获因感而成咏

东方昔借车,尼父尝假盖。

一马兹不全,夷涂出如阂。

人无托乘宠,朝罕均茵载。

策足本乏谋,临风嗟有待。

京洛富华厩,权奇出青海。

翩翩陌上郎,灭没争星迈。

珂音杂鸾响,鞯势动霞綵。

东郭独何为,徒行履将败。

(0)

禁中寒蝉

何处幽林蜕,来依禁树鸣。

风緌非冒宠,露腹祗知清。

晓韵飘觚阙,残嘶逗綵甍。

秋螳多怒臂,寂寞好全生。

(0)

晓入謻门趋殿中马上作

钥出驰宫路,更馀送晓筹。

露盘先得日,温树未知秋。

烟幕昏朱里,风旂飏綵斿。

鸣鞘历宣室,应为□神休。

(0)

送谭秘校赴江陵理曹掾先过衡阳别墅

吾彀飞名早,卿军补掾新。

还家雁峰地,趋府鹤袍人。

树色围荆垒,江声泻蜀津。

无轻束矢讼,阴德及斯民。

(0)

和中丞晏尚书西园晚秋怀寄·其二

众籁日萧萧,閒园气寂寥。

风萍难覆水,霜叶易辞条。

噪鹊繁声合,寒蝉旧吹飘。

试寻篱下菊,邻酒浊盈瓢。

(0)

废园

金谷苍茫旧里存,年年芳草怨王孙。

游人慎莫寻荒径,霜露沾衣似泪痕。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