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禁中寒蝉》
《禁中寒蝉》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何处幽林蜕,来依禁树鸣。

风緌非冒宠,露腹祗知清。

晓韵飘觚阙,残嘶逗綵甍。

秋螳多怒臂,寂寞好全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ìnzhōnghánchán
sòng / sòngxiáng

chùyōulíntuìláijìnshùmíng

fēngruífēimàochǒngzhīzhīqīng

xiǎoyùnpiāoquēcándòucǎiméng

qiūtángduōhǎoquánshēng

翻译
何处寂静的树林中,蝉儿脱壳而来,在宫禁中的大树上鸣叫。
它的翅膀并非为了求取宠爱,只是展现清冷的本性。
清晨的蝉鸣在宫殿的空缺处回荡,断断续续的声音萦绕在彩色屋脊之上。
秋天的螳螂因愤怒而挥动强壮的臂膀,这样的孤独寂寞更利于它们保全生命。
注释
幽林:寂静的树林。
禁树:宫禁中的大树。
风緌:蝉翼。
冒宠:求取宠爱。
晓韵:清晨的鸣声。
觚阙:宫殿的空缺处。
綵甍:彩色屋脊。
秋螳:秋天的螳螂。
怒臂:愤怒地挥动臂膀。
寂寞:孤独寂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禁园中的景象,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开篇“何处幽林蜕,来依禁树鸣”两句,以蝉的蜕变和鸟儿的鸣叫为切入点,勾勒出一片幽静的林中景色,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被禁锢的感觉。

接着“风緌非冒宠,露腹祗知清”两句,通过对风和露水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凉爽和自然界的清新。这里的“風緌”形容风声细微,如同细线,而“露腹”则形象地表达了露珠在叶尖滴落的清澈。

再下来,“晓韵飘觚阙,残嘶逗綵甍”两句,将早晨的余音和晚风中的蝉鸣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扬而又略带哀伤的情绪。“觚阙”形容声音高远,“綵甍”则是对蝉鸣声的细腻描摹。

最后,“秋螳多怒臂,寂寞好全生”两句,以秋天螳螂的形象和对生命完整性的追求,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与孤独感受的深刻体验。“怒臂”指螳螂威胁状,显示其强烈的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蝉鸣、秋风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和寂寞情怀的深沉感悟。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琴鹤二诗送贾治安同知·其一

猗猗绿绮琴,中秘云和音。

一弹动鸣玉,再弹锵南金。

翩翩玄鹤舞,幽幽孤凤吟。

嗟哉尘俗耳,折扬听哇淫。

淳源日凋谢,谁识雅与南?

愿更南风奏,以慰斯民心。

(0)

挂冠

玉皇殿下卸恩袍,羞见冥鸿惜羽毛。

天地有心扶社稷,朝廷无意得英豪。

早知骨鲠撄时忌,何似山林遁迹高。

次第秋风到兰菊,归家痛饮读离骚。

(0)

好事近

何事雁来迟,独步秋园默默。

莫恨桂花开尽,有菊花堪惜。

回头顾影背斜阳,听西风萧瑟。

无限诗情酒思,那早梅知得。

(0)

续十虫吟·其十

虫有摇橹郎,楚楚绿衣裳。

怒目祇自躁,奋臂倚枝长。

附桑寄螵蛸,亦入秘术方。

折之插屋壁,经时子穰穰。

竹篱疏复密,牵牛花低昂。

迎风新意气,顾盼何昂藏。

如逢大车辙,毅然亦敢当。

不如捕鸣蝉,脆美不尔伤。

(0)

虎跑泉

一啸风从空谷生,直教平地作沧溟。

灵山不与江心比,谁会茶仙补水经。

(0)

菩萨蛮

淡黄斜日留汀草。檐低半露遥岑小。病眼不禁愁。

阑干无数秋。雁声何处落。旧梦还惊觉。

风重葛衣单。深山吹笛寒。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