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东安解戍瓜,归怀珠璧慰生涯。
翰林词伯梦中草,粉署仙郎笔下花。
已间箫韶还政俗,未持旌节自光华。
邦人故眼应回首,诗律传芳又一家。
好在东安解戍瓜,归怀珠璧慰生涯。
翰林词伯梦中草,粉署仙郎笔下花。
已间箫韶还政俗,未持旌节自光华。
邦人故眼应回首,诗律传芳又一家。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洋的《还许推诗轴》,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文化艺术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诗学的尊崇与个人才华的自信。开篇两句“好在东安解戍瓜,归怀珠璧慰生涯”以鲜明的画面展示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美,以及对往昔珍贵记忆的回味。
接下来的“翰林词伯梦中草,粉署仙郎笔下花”则通过翰林(官职名)和仙郎(对文人雅士的美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与崇尚,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在梦寐之间即能创作出如同天上之草、笔下生花般的佳句。
“已间箫韶还政俗,未持旌节自光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以及对于个人才华即将展露的信心。这里的“箫韶”指的是古代官府的乐器,而“旌节”是古时军队中的旗帜,象征着权力和荣誉。
最后,“邦人故眼应回首,诗律传芳又一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能够在诗歌艺术上有所贡献的自豪,以及对后世可能留下的影响的期待。这里的“邦人”指的是国家之人,即同胞百姓,而“诗律传芳”则意味着诗人的作品将会流传下去,成为美好的文化遗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文学和个人才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自信,同时也透露出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尊重和对自己才能的肯定。
岁华将近。
得昨夜一枝,江南佳信。
建水城中,武夷峰上,恰属老人星分。
间世挺生贤哲,贾马文章清俊。
推太守,想区区百里,难淹良骏。
舆论怀报也,暂把玉山,寄与丹青晕。
寿旦方临,祠堂其立,底事古今谁胜。
自有养生妙诀,赢得朱颜芳鬓。
犹更好,佩金鱼宝带,凌烟优选。
皇都春早,正媚景霁色,融和时候。
宿霭初收,祥烟新布,桃李满林惟绣。
挺生圣朝哲辅,风采独居人右。
世希有,看陈思名族,平阳革裔。
眷厚知已久,近辅名藩,符竹频分剖。
一节趋朝,神京作镇,高掩昔年贤守。
芝检异恩才下,玉笋清班须簉。
寿龄远,与湖册同永,松椿同寿。
瑞霭腾空,长庚入梦,挺生名世真贤。
荐膺宸眷,移镇日华边。
千里民谣载路,薰和气、俱作春妍。
须知道,西湖草木,亦自肃成权。
黄堂。
开雅宴,酒浮云液,歌倚湘弦。
□赐金增秩,入侍甘泉。
且向露桃花底,拚沉醉,频举觥舡。
祈难老,鬓随柳绿,官共早莺迁。
腊残寒峭,渐近新正际。
喜溢门阑霭佳气。
遇昌辰,符吉梦,岳渎呈祥瑞。
知是天诞人间奇瑞。
文章推晁董,学擅卿云,高揭声猷缙绅里。
上瀛洲册府,师表宗藩,华要地,俱是宸衷注意。
又何止看看便持荷,更寿为崆峒,广成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