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乞归归未成,今年报政又陈情。
尚书展墓原无例,圣主加恩许暂行。
日月祥光辉昼锦,江湖秋色渺云程。
饶阳山上焚黄处,草木欣欣也向荣。
去岁乞归归未成,今年报政又陈情。
尚书展墓原无例,圣主加恩许暂行。
日月祥光辉昼锦,江湖秋色渺云程。
饶阳山上焚黄处,草木欣欣也向荣。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官场多年后,终于获得圣主恩准,得以请假归乡祭扫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首联“去岁乞归归未成,今年报政又陈情”,表达了主人公过去一年虽有归乡之意,却未能如愿,今年再次上书请求,希望能够得到批准。这种反复的请求,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某种厌倦。
颔联“尚书展墓原无例,圣主加恩许暂行”,点明了主人公请求归乡的原因是祭扫祖先墓地,这是古代士大夫的重要礼仪,但通常并无正式的请假制度。然而,由于圣主的特许,他得以暂时离开官职,回到故乡。
颈联“日月祥光辉昼锦,江湖秋色渺云程”,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日月的光辉照亮了回家的道路,如同昼锦辉煌;而江湖的秋色则显得辽阔深远,仿佛与天边的云程相连。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着主人公内心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饶阳山上焚黄处,草木欣欣也向荣”,将目光转向了具体的祭扫场景。饶阳山上的祭扫之地,草木在焚烧香烛的烟雾中显得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不息、希望常在。这一句以自然界的生机盎然来映衬主人公内心的喜悦和对生命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士大夫对于官场与家庭、自然与社会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思考。
三年相处如弟兄,他时当以名节称。
文章烂若蜀江锦,行义清胜万壑冰。
龟山先生今往矣,我于吾子见典型。
青衫半百官岭下,众论称屈气甚平。
乃知胸中万钧重,此外真成一发轻。
道如未央神明台,虽高自可阶级登。
卷之不殊方寸小,舒之足以苏疲氓。
我衰退缩如蜗螺,爱子对我怀抱清。
平生艰苦今已老,空叹白首都无成。
看公权奇非凡骨,努力吾道谨其行。
拂袖归来好,亲朋语笑真。
山高多爽气,溪迥只清沦。
帘幕深无暑,琴樽静照人。
短衫吴縠细,团扇越罗新。
翠竹书千卷,沧波钓一轮。
身閒人自远,心净世无尘。
月出千峰外,风生万壑滨。
庾公楼上兴,曾点舞雩春。
高论倾今古,长歌动鬼神。
勋名吾已判,朝市任纷纶。
方结实累累。翠枝交映,蟠桃颗颗,仙味真香美。
遂命双成,持灵刀割来,耳服一粒,令我延年万岁。
堪笑东方,便启私心盗饵。
使宫中仙伴,递互相尤殢。
无奈双成,向王母高陈之。遂指方,偷了蟠桃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