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籁日萧萧,閒园气寂寥。
风萍难覆水,霜叶易辞条。
噪鹊繁声合,寒蝉旧吹飘。
试寻篱下菊,邻酒浊盈瓢。
众籁日萧萧,閒园气寂寥。
风萍难覆水,霜叶易辞条。
噪鹊繁声合,寒蝉旧吹飘。
试寻篱下菊,邻酒浊盈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园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淡泊。首句“众籁日萧萧”以“籁”指代落叶,形容树叶纷飞,给人以深秋将尽之感。紧接着“閒园气寂寥”则描绘出一片宁静的园林氛围,其中“閒”字用得甚妙,既表达了时间上的悠长,也暗示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怀。
第三句“风萍难覆水”通过对风与水之间关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动态之美。风吹过水面,但却无法完全覆盖其上,这或许隐喻着诗人内心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
“霜叶易辞条”则是对深秋景象的进一步刻画,霜叶轻易地落下,每一片都有其轨迹,显示出自然界中生命力弱的另一面。接下来的“噪鹊繁声合”和“寒蝉旧吹飘”更增添了一份秋天特有的氛围,鸟鸣声与蝉鸣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萧瑟肃杀的氛围。
最后两句“试寻篱下菊,邻酒浊盈瓢”则是诗人对生命中简单乐趣的追求。篱下之菊不事繁华,而是一种低-key的存在;邻酒浊盈瓢,则是对简单生活的享受。这两句勾勒出诗人淡泊明志、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深秋景象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