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中丞晏尚书西园晚秋怀寄·其二》
《和中丞晏尚书西园晚秋怀寄·其二》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众籁日萧萧,閒园气寂寥。

风萍难覆水,霜叶易辞条。

噪鹊繁声合,寒蝉旧吹飘。

试寻篱下菊,邻酒浊盈瓢。

(0)
翻译
各种声音日渐稀疏,闲静的园林显得空旷寂静。
像浮萍随风无法覆盖水面,秋霜下的叶子容易从枝头脱落。
鸟雀的嘈杂声汇集成一片,寒冷的蝉鸣声随风飘散。
试着在篱笆下寻找菊花,邻家的酒已满瓢待饮。
注释
众籁:各种声音。
萧萧:稀疏、渐渐消失的声音。
閒园:闲静的园林。
寂寥:空旷寂静。
风萍:比喻无定、漂泊不定的事物。
覆水:覆盖水面。
霜叶:秋天被霜打过的叶子。
辞条:脱落枝头。
噪鹊:嘈杂的喜鹊。
繁声合:众多声音汇合。
寒蝉:寒冷季节的蝉。
旧吹飘:旧有的、随风飘荡的蝉鸣。
篱下菊:篱笆下的菊花。
邻酒:邻居家的酒。
浊盈瓢:酒满瓢,形容酒量大或酒壶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园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淡泊。首句“众籁日萧萧”以“籁”指代落叶,形容树叶纷飞,给人以深秋将尽之感。紧接着“閒园气寂寥”则描绘出一片宁静的园林氛围,其中“閒”字用得甚妙,既表达了时间上的悠长,也暗示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怀。

第三句“风萍难覆水”通过对风与水之间关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动态之美。风吹过水面,但却无法完全覆盖其上,这或许隐喻着诗人内心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

“霜叶易辞条”则是对深秋景象的进一步刻画,霜叶轻易地落下,每一片都有其轨迹,显示出自然界中生命力弱的另一面。接下来的“噪鹊繁声合”和“寒蝉旧吹飘”更增添了一份秋天特有的氛围,鸟鸣声与蝉鸣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萧瑟肃杀的氛围。

最后两句“试寻篱下菊,邻酒浊盈瓢”则是诗人对生命中简单乐趣的追求。篱下之菊不事繁华,而是一种低-key的存在;邻酒浊盈瓢,则是对简单生活的享受。这两句勾勒出诗人淡泊明志、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深秋景象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寄韩持国

渌绕宫城漫漫流,鹅黄小蝶弄春柔。

问知公子朝陵去,归得花时却自愁。

(0)

中牟

颓城百雉拥高秋,驱马临风想圣丘。

此道门人多未悟,尔来千载判悠悠。

(0)

又次叶致远韵二首·其一

庵成有兴亦寻春,风暖荒莱步始匀。

若遇好花须一笑,岂妨迦叶杜多身。

(0)

宫词·其二十

宜春苑里望春台,台下仙花已半开。

地密无人敢偷折,万民喜待翠舆来。

(0)

答刘成父四愁诗

倦客维扬每自悲,有时双泪等闲垂。

眼前所识皆庸我,天下为忧可语谁。

把臂便嫌逢子晚,开縢乃见起予诗。

卷舒万彻吟千遍,此后多应手有胝。

(0)

梅花

晓枝开早未多稠,屡嗅清香不忍收。

万木已知春尽到,百花常负后来羞。

东风也合相和暖,腊雪无端欲滞留。

满眼萧疏正堪惜,莫将横笛起人愁。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