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
《梅花》全文
宋 / 王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晓枝开早未多稠,屡嗅清香不忍收。

万木已知春尽到,百花常负后来羞。

东风也合相和暖,腊雪无端欲滞留。

满眼萧疏正堪惜,莫将横笛起人愁。

(0)
注释
晓枝:清晨的树枝。
稠:密集。
屡:多次。
清香:清新的花香。
忍:忍心。
万木:众多树木。
尽到:结束。
百花:各种花卉。
负:辜负。
后来:较晚的时候。
东风:春风。
相和暖:相互配合带来温暖。
腊雪:冬末的残雪。
无端:无缘无故。
滞留:停留。
萧疏:稀疏。
堪惜:值得珍惜。
横笛:横笛声。
起人愁:引起人的愁绪。
翻译
清晨的树枝上花朵稀疏开放,香气不断飘来让人舍不得停止欣赏。
万物已经知道春天即将离去,百花却常常因开放晚而感到羞愧。
春风本应带来温暖,但腊月的残雪却意外地逗留不走。
眼前一片稀疏景象令人惋惜,不要吹起笛子勾起人们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到来时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即将过去之美好的珍惜和不舍。诗中“晓枝开早未多稠”表明梅花尚在初放之际,并非繁盛,但已散发出清香,令人难以割舍。“万木已知春尽到,百花常负后来羞”则写出了其他树木已经意识到了春天即将结束,而其他百花却总是在后期绽放时显得有些羞涩。东风温暖,但腊雪却无端地想要留住,这里的“腊雪”既可以理解为残余的冬雪,也可喻指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中最动人的是最后两句,“满眼萧疯正堪惜,莫将横笛起人愁。”这里,“满眼萧疏”形容梅花纷繁而又稀疏的景象,这种景色正值珍视之时。末了“莫将横笛起人愁”则是在告诫自己或他人,不要因吹奏笛子而引发哀思,似乎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美好,不要让过往的忧愁再次涌上心头。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也传达了一种对流逝时光的无奈与珍惜。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朝代:宋   生辰:1032~1059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你喜欢

送李秀才归建安

昔闻武夷士,皆是帝曾孙。

李君即其人,命舛道常存。

爱子已折桂,华组耀闺门。

吾身可拂衣,綵服归丘园。

捧觞庆北堂,其乐不可言。

清溪环幽居,远岫横前轩。

弹琴咏招隐,芳意飘若兰。

老夫无此分,何必矜弹冠。

(0)

送宣州张员外

故国干戈后,怜君得意归。

绮霞横郡阁,犀烛照渔矶。

天迥青山远,江平白鸟飞。

此行同衣锦,况是老莱衣。

(0)

送容州程员外端州吴员外

士生秉道义,公论重才名。

美哉双白璧,高价等连城。

昔在南国时,折桂尝抗衡。

今为北朝客,通籍齐振缨。

连镳适炎徼,并命典州兵。

地远乃寄重,无为惮遐征。

俗杂则财难,当在通其情。

投香与还珠,前哲有遗声。

君看奏谏者,接武趋承明。

掺袂赠斯言,斯言勿见轻。

(0)

圜丘歌八首·其六需夏

礼以恭事,荐以飨时。载清玄酒,备絜芗萁。

回旒分爵,思媚轩墀。惠均撤俎,祥降受厘。

十伦以具,百福斯滋。克昌厥德,永祚鸿基。

(0)

出塞

候骑出甘泉,奔命入居延。

旗作浮云影,阵如明月弦。

(0)

长白山歌

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

不畏官军十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