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以恭事,荐以飨时。载清玄酒,备絜芗萁。
回旒分爵,思媚轩墀。惠均撤俎,祥降受厘。
十伦以具,百福斯滋。克昌厥德,永祚鸿基。
礼以恭事,荐以飨时。载清玄酒,备絜芗萁。
回旒分爵,思媚轩墀。惠均撤俎,祥降受厘。
十伦以具,百福斯滋。克昌厥德,永祚鸿基。
此诗描绘了古代祭祀礼仪的庄重与神圣。开篇“礼以恭事,荐以飨时”,点明了祭祀的目的是以恭敬之心对待神灵,通过供奉食物来迎接神灵降临。接着,“载清玄酒,备絜芗萁”描述了准备祭品的细致与虔诚,清酒与香萁作为供奉之物,象征着纯洁与香气,寓意着对神灵的尊敬与敬仰。
“回旒分爵,思媚轩墀”中,“回旒”可能指的是祭祀时的仪式动作,而“分爵”则是指将祭品分配给不同的神灵或神位。“思媚轩墀”则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爱与亲近之意。接下来,“惠均撤俎,祥降受厘”进一步阐述了祭祀过程中的和谐与祥瑞,撤去祭品后,神灵的恩泽降临,接受祭祀者的祈求与祝福。
“十伦以具,百福斯滋”则强调了祭祀活动的全面性和带来的福祉,通过这一系列的仪式和供奉,不仅涵盖了人与神之间的各种关系(十伦),也预示着带来百福,即各种美好的祝福与幸福。
最后,“克昌厥德,永祚鸿基”表达了对祭祀效果的期待与祝愿,希望通过这次祭祀活动,能够巩固和发扬美德,为家族或国家带来长久的繁荣与昌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礼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神灵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枫宸昔羡君登第,莲幕今惭我效官。
相见可嗟头并白,老来自合量俱宽。
不嫌此日成名晚,最喜平生取友端。
待报君恩知死所,却同神武挂衣冠。
苍苍千尺大夫松,不似湖嵌植小茏。
枕水一拳形崒嵂,凌云三干色尨茸。
王衡星化姿兼茂,莲社诗高席可重。
乞与书窗端不恶,萧然如对德人容。
玄冬万木落如扫,苦恨江梅开不早。
谁言菊后便无花,更有丁香慰枯槁。
雨膏碧叶剪琉璃,风荐幽葩喷龙脑。
小轩深院夜凄清,月白霜寒天色好。
素面含情宋玉愁,仙肌带湿真妃澡。
何人为取药中名,端为花能除病恼。
我时独步琼枝边,相向无言意倾倒。
临风三嗅更徘徊,研墨为花加品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