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新秋帘幕卷。菡萏娇红,鉴里西施面。
衰柳摇风尚柔软。眠沙鸂鶒临清浅。
新翻归翅云间燕。满地槐花,尽日蝉声乱。
独倚阑干暮山远。一场寂寞无人见。
池上新秋帘幕卷。菡萏娇红,鉴里西施面。
衰柳摇风尚柔软。眠沙鸂鶒临清浅。
新翻归翅云间燕。满地槐花,尽日蝉声乱。
独倚阑干暮山远。一场寂寞无人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池塘边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静谧。开篇“池上新秋帘幕卷”即设定了场景,让人想象到一幅画面:秋风轻拂,池水波光粼粼,四周的帷幕随风飘扬。
接着,“菡萏娇红,鉴里西施面”写出了荷花的娇嫩与清澈池水中映出的美丽容颜。这里“菡萏”指的是荷花,而“西施”则是借用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名字来形容其美貌。
"衰柳摇风尚柔软"描绘了柳树在秋风中的轻柔摇曳,展现出一种淡雅之美。衰柳,即残留的柳枝,在秋季依然保持着柔软的特性。
“眠沙鸂鶒临清浅”则是对池塘边睡卧的沙鸟(即鸥)的描写,它们静静地栖息在清澈而浅的水域旁,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新翻归翅云间燕"指的是燕子换上了新的羽翼,在云间自由飞翔。这里也许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灵魂的向往。
“满地槐花,尽日蝉声乱”则是秋天的景象:地面上覆盖着槐树的花瓣,而空中充斥着蝉虫的鸣叫声。这里通过对比静谧的地面与嘈杂的天空,营造出一种丰富多彩的感觉。
"独倚阑干暮山远"表达了诗人独自依靠在栏杆上,眺望着渐行渐远的晚霞。这里传递了一种孤独与怀旧的情感。
最后,“一场寂寞无人见”则是对整个场景的一种总结和情感的表达。这是一幅充满了秋意的画面,却又因缺乏人影而显得有些寂寞。这里,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递出一种独特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壬寅夏四月,土匪大扫除。
号令一朝下,万室为邱墟。
当其设甘饵,信誓说降初。
始作周郑质,继藏盟府书。
长待以不死,山泽任樵渔。
服从一以久,杀机起籧篨。
南北及中央,同日入周阹。
一时敦杯酒,万口为臡菹。
一二勇决夫,枪火伏衣裾。
作势与之敌,反噬不踌躇。
木毙人亦摽,虽死异羊猪。
馀悉骈首戮,载出薄笨车。
妇孺从流移,人弃室亦潴。
南投斗六间,杀气惨不舒。
阴风扑人面,燐火遍里闾。
哀哉归顺徒,不得求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