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亲征诏书二首·其二》
《读亲征诏书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诸将年来已极荣,回看烟阁欠功名。

八年犹未平淮甸,一战那能复帝京。

畎亩忠臣自忧国,闾阎小子妄谈兵。

凭谁决得天河水,一洗乾坤万里清。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读亲征诏书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深切忧虑和对战争胜利的热切期盼。

首句“诸将年来已极荣”,描绘了近年来将领们在战场上的辉煌成就,但紧接着的“回看烟阁欠功名”转折,暗示了尽管他们取得了荣耀,但在更广阔的国家层面,他们的功绩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或实现真正的国家统一与和平。

“八年犹未平淮甸,一战那能复帝京。”这两句直指时局的严峻,指出即便经过了八年的战争,淮甸地区仍未完全平定,更不用说恢复帝京的安宁。这里不仅反映了战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与和平的强烈渴望。

“畎亩忠臣自忧国,闾阎小子妄谈兵。”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方面,辛勤耕耘的忠臣们内心忧虑国家的命运;另一方面,无知的平民却轻率地谈论军事策略。这反映了社会上对于国家事务认知的差异,以及普通民众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态度。

最后,“凭谁决得天河水,一洗乾坤万里清。”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于能够决定战争胜负、带来和平的英雄的期待。他希望有谁能像决堤的河水一样,迅速而彻底地清除战争的阴霾,让整个世界都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书后柬张汝东

昔年哭君兄,君侄才弁髦。

别来今几载,君侄如我高。

门前松柏树,垂垂添须绦。

伊昔倚松人,墓草长蓬蒿!

言之心为摧,泪比鹿门涛。

当时同应试,气欲吞巨鳌。

岂料到今朝,末路如斯遭!

君兄已不知,君泪应滔滔。

生离与死别,秋风为怒号。

时事况已矣,身世随鸿毛。

背中无六翮,安能万里翱!

死者在黄泉,有时共号咷。

剑缺徐君树,笔挫班超毫。

凄风习习来,仰首望星旄。

不见故人面,常想故人袍。

倘见君兄子,勖之古贤豪!

(0)

登楼即事

一望苍茫外,长天白鸟过。

潮回江、浙远,船舶粤、闽多。

岛屿连沧海,云霞接薜萝。

月明惊夜梦,枕上吼鲸波。

(0)

到北投寄兄

健足佩书囊,奚童负行李。

攀跻数仞峰,褰涉半溪水。

随云入远村,望树问墟市。

回首辨家乡,不见鹿溪涘。

虽隔一重山,已过五十里。

息驾竹林中,迎接主人喜。

遥拜先生尘,来脱先生履。

款客山人风,肴佳酒亦旨。

深树开讲堂,明窗列净几。

此间虽云乐,门闾老母倚。

已著孟郊衣,空致仲由米。

重累我仲兄,盘匜一身理。

忆昨欲别时,兄怀有忧只。

「去岁痛昊天,「蓼莪」哀未已。

今当季子行,家庭人有几」!

闻兄此一言,惆怅不能止。

但道咫尺天,朝发夕可抵。

勉强拜庭闱,皋此拥于此。

日入西山崖,日出东山里。

人在两山间,吾家在何许!

举头看云飞,回头看云起。

遥想吾家中,有人怀季子。

(0)

日本杂事诗·其一九八

异鱼怪鸟兼奇兽,图象争陈博览场。

几辈守株犹待兔,何人歧路哭亡羊?

(0)

日本杂事诗·其一七三

人间万事积薪叹,画师亦复古所无。

吹云画水寻常事,君看游鱼飞白图。

(0)

日本杂事诗·其一四一

锦衾双袖剪文罗,未许春寒到被窝。

始识寝衣长过半,牺尊莫误凤莎莎。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