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翠岩游,反成双岭留。
云深山易晚,雨过寺如秋。
野水连青竹,残僧半白头。
上方成共宿,剧语到元幽。
本作翠岩游,反成双岭留。
云深山易晚,雨过寺如秋。
野水连青竹,残僧半白头。
上方成共宿,剧语到元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翠绿的山岩之游,游人在山中徘徊,最终留宿于双岭。云雾缭绕,山野晚景易感受到时间的流逝;细雨过后,寺院显得格外宁静,就像秋天的氛围。诗中的“野水连青竹”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而“残僧半白头”则透露出岁月沧桑和孤独凄清的情怀。在这山中,人与自然共同度过夜晚,“上方成共宿”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最后,“剧语到元幽”则是对深邃山林之中难以言说的神秘感受的抒发。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体验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玉女潭头,张公洞口,好段烟霞。
记往日尊前,长安有约,何年此地,同炼丹砂。
飞舄云间,拂衣天上,几阵清风送到家。
忽报道,有仙翁驻节,太守公衙。相逢一笑天涯。
指玄圃、沧洲路未赊。
把万种丹经,从头参透,玄关一窍,认取无差。
犬吠白云,莺啼修竹,策杖春江送去槎。
更看取,待银蟾秋满,丹桂生花。
尚记当年,春闱较士,见子看花。
念路入钱塘,君方作县,林藏象麓,子亦还家。
白简霜威,皂囊风力,独步南台众所夸。
乘骢日,遇风波满地,流滞天涯。相思梦绕长沙。
更怅望、苍梧岭树赊。
笑侧席师垣,滥竽座主,无能荐引,空抱咨嗟。
经济高才,江湖壮气,竹帛勋名未有涯。
葛溪上,有白头知己,拭目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