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前韵感事·其一》
《用前韵感事·其一》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古风

驹去不食藿,马佚能伤葵。

烈士多慷慨,耿耿谁当知。

起吟清夜阑,边月明春闺。

寸心杜陵老,澒洞终南齐。

(0)
翻译
小马不再吃豆叶,放纵的马匹会伤害向日葵。
英雄人物常充满激情,但这种忠诚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
我在深夜起身吟诵,边疆的月光照亮了春天的闺房。
我心中怀有杜陵老人的情感,如同深远的终南山一样深沉。
注释
驹:小马。
去:离开。
不食:不再吃。
藿:豆叶。
烈士:英雄人物。
慷慨:充满激情。
耿耿:忠诚而坚定的样子。
谁当知:谁能理解。
起吟:起身吟诵。
清夜阑:深夜。
边月:边疆的月亮。
春闺:春天的闺房。
寸心:内心。
杜陵老:杜陵老人(指诗人自己或代指古人),这里可能指杜甫。
澒洞:深远、广大。
终南:终南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用前韵感事(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边塞战事的忧虑和对烈士牺牲精神的赞颂。

"驹去不食藿,马佚能伤葵"两句描绘了一种荒凉萧瑟的边塞景象。"驹"指的是瘦弱的马,而这些瘦弱的马甚至连野草也不愿意吃,它们的精神状态已经到了极点疲惫;而"马佚能伤葵"则形容马匹虽然游离无依,但即使是细小的葵菜也可能被它们践踏,这里的“葵”指的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微小的事物。这些生动的画面传达出边塞军士们的艰辛与凄凉。

"烈士多慷慨,耿耿谁当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烈士深深的敬意和哀悼之情。这里用“慷慨”来形容烈士们的情怀,他们的心中充满着不为世人所理解的悲壮与伟大。而“耿耿谁当知”则表达了这样的精神往往难以被后人所了解和记住,带有一种无奈与感慨。

"起吟清夜阑,边月明春闺"两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夜深人静之时,诗人在寂寞的灯光下吟咏着这份对边塞战事的忧虑与思念。在这样的夜晚,他所面对的是那清冷的月色,而这种氛围更增添了他的感慨。

"寸心杜陵老,澒洞终南齐"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大自然相联系。"寸心"形容诗人的心胸如同山谷一样深邃广阔;"杜陵老"则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许在暗示着自己的孤独与年迈。而“澒洞终南齐”则是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宇宙万物的和谐相联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烈士牺牲精神的赞颂,传递出一种深切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孤独与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閒中

閒看斜阳度寄寮,每缘诗句写幽寥。

游丝绊缕轻捎蝶,细草如绒稳卧猫。

秋气静时风片片,晚凉深处木萧萧。

小山丛桂经年发,肯赴淮南隐士招。

(0)

烟柳

万缕千条绾别情,旧愁新怨不分明。

登楼隔断离人眼,短送天涯路一程。

(0)

梅花四首·其四

向晚苦不适,苍茫自咏诗。

经年风信动,昨夜月明知。

皎皎清寒韵,离离霜霰姿。

东风吹暮雀,啼上最高枝。

(0)

梅花七首·其一次朱元晦韵

独负萧閒野水滨,高天漠漠糁珠尘。

清歌忽动林间鸟,缟袂相逢梦里人。

诗觅野桥真耐冷,酒寒山店不宜春。

水云南下难为寄,塞上应怜物候新。

(0)

梅花集玉台新咏十六首·其九

清气荡喧浊,此期良可嘉。

游仙聚灵旅,素女执琼华。

洛浦疑回雪,轻轩垂紫霞。

美人称绝世,顾插步摇花。

(0)

果园叟潍县郭蓉汀恩孚索画墨梅媵以小诗四首·其二

学书虽不就,必自检柔翰。

并世已非偶,相逢况大难。

图成众芳歇,权当一枝看。

独得清刚气,挥毫霜月寒。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