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岩郑瀛子仙弱冠入太学五上书论时事以直闻于时老犹不衰客游海陵馆于余一月乃去作诗送之郑方谋少官田故有章末之戏》
《黄岩郑瀛子仙弱冠入太学五上书论时事以直闻于时老犹不衰客游海陵馆于余一月乃去作诗送之郑方谋少官田故有章末之戏》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分手三年不易逢,一觞淮海酹西风。

书生君独忧当世,末路人谁识此翁。

故国青山愁夜鹤,孤舟白发映秋蓬。

归欤束缚公车疏,努力豚蹄祝岁丰。

(0)
翻译
分别三年难得再相见,一杯酒洒向淮海之滨,祭奠秋风。
读书人你独自忧虑世间事,末路之人又有谁能理解这位老者。
故乡的青山让夜晚的鹤也添了愁绪,孤独的小船中白发映衬着秋草。
归来吧,我愿以疏放的心情驾车离去,祝愿来年丰收,如同猪蹄肥美。
注释
分手:分离。
三年:多年。
逢:相遇。
一觞:一杯酒。
淮海:淮河与黄海之间。
酹:洒酒祭奠。
书生:读书人。
君:你。
当世:当今世界。
末路人:身处困境的人。
识:理解。
故国:故乡。
愁:忧虑。
夜鹤:夜晚的鹤。
孤舟:孤独的小船。
秋蓬:秋天的蓬草。
归欤:归来吧。
束缚:拘束。
公车:古代官吏出行乘坐的车子,这里指代官场。
疏:疏放,不拘小节。
豚蹄:猪蹄,象征丰盛的食物。
祝:祝愿。
岁丰:丰收之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孙应时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代的关切。诗中通过对分手三年后的重逢之难,以及对淮海风光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独自忧虑世事的心境,同时也反映出末路之人无人识别的凄凉。

"故国青山愁夜鹤,孤舟白发映秋蓬。" 这两句通过对故乡山川和夜晚鹤鸣的描写,以及自己孤独航行、头发斑白在秋天蓬草中飘泊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个人的无奈与孤独。

最后两句 "归欤束缚公车疏,努力豚蹄祝岁丰。" 表示了诗人希望能够回到平静安稳的生活中去,并通过劳作来祈求年岁的丰收,体现出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有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四十九

道在日用,日用不知。

饥只吃饭,寒只添衣,晴天爱日挂枯藜。

点检溪头梅树,向阳偷放南枝。

(0)

鱼篮妇赞二首·其二

篮里清风,手头生活。

要将鱼目换明珠,岂是慈悲菩萨。

有智慧人,不消一劄。

(0)

偈二十二首·其二十二

若欲正提纲,直教大地荒。

拟来冲雪刃,不免露锋铓。

(0)

偈二首·其二

二祖偿宿债,万法绝对待。

一心无挂碍,浮山有九带。

十方虚空圆陀陀,无量法门百杂碎。

若言其有,非内非外。若言其无,无在不在。

知与理冥,境与神会。如牛拽磨,似水打碓。

三千里外逢人东倒西■,十字街头遇贱则贵。

(0)

偈颂七首·其一

一叶落,天下秋,几人于此辨来由。

衲僧冷地呵呵笑,南岳天台拄杖头。

(0)

疏山途次

路曲山隈一径通,天开地辟幻金宫。

溪桥袅袅穿黄落,雁字联联写碧空。

唤客不须嫌酒恶,昔贤何必哭途穷。

生涯淡淡随缘过,休把行藏问化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