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绕宫城漫漫流,鹅黄小蝶弄春柔。
问知公子朝陵去,归得花时却自愁。
渌绕宫城漫漫流,鹅黄小蝶弄春柔。
问知公子朝陵去,归得花时却自愁。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寄韩持国》,属于北宋时期的作品。从艺术风格来看,王安石的诗歌通常善于融合政治理想与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现实关怀。
诗的开篇“渌绕宫城漫漫流”,以水的流动描绘出一种悠长而舒缓的情景。"渌绕"一词常用来形容水流的清澈、平静,"漫漫"则是水流不急不徐的样子,这里象征着朝廷或国家政事的稳定与和谐。
接着“鹅黄小蝶弄春柔”,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展示了初春时节的生机。"鹅黄"形容的是早春时节草木初生的颜色,而"小蝶"则是指春天里出现的小蝴蝶,它们在花间飞舞,增加了一种生动活泼之感。
第三句“问知公子朝陵去”,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把听者带入一个对话的情境。这里的"公子"可能指的是某位有地位或尊贵身份的人物,而"朝陵"则是上墓祭扫的行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或知己离去的关切。
最后“归得花时却自愁”,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归得花时"意味着在春天美好的景致中回到家乡,但"却自愁"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并不完全是喜悦的,而是在美好事物面前不由得生出了些许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际往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去、个人情感以及时光流逝的思考。王安石在这首诗中融合了现实与抒情,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