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午谷》
《子午谷》全文
明 / 王云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马前铜笛转山频,树底行沿汉水滨。

又喜晚炊来子午,曾经春雨忆庚申。

采茶调急穿林女,放濑声高荡桨人。

何事妖容千载恨,拂衣犹有荔枝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子午谷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充满了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

首联“马前铜笛转山频,树底行沿汉水滨”,以马前铜笛的声音和行人在汉水边行走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悠扬而宁静的氛围。铜笛的频繁回响与山间的回音交织,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而沿着汉水行走的行人,则是这幅画面中的一抹生动色彩,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颔联“又喜晚炊来子午,曾经春雨忆庚申”,通过时间的转换,展现了季节的更迭和岁月的流转。子午时分的炊烟袅袅升起,不仅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馨与日常的美好,也勾起了对过往春雨时节的回忆。这里不仅有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当下幸福生活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

颈联“采茶调急穿林女,放濑声高荡桨人”,描绘了子午谷中的人文活动。采茶女在林间忙碌的身影,伴随着急促的歌声,展现出劳动的节奏与美感。而放濑(可能是指放船或放筏)的人们则在水面高声唱着歌,他们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充满了活力与自由。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现了子午谷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尾联“何事妖容千载恨,拂衣犹有荔枝尘”,则以一种深沉的思考收尾。诗人似乎在探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提出“妖容千载恨”的疑问,暗示了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复杂情感。同时,“拂衣犹有荔枝尘”这一细节,既是对过往痕迹的轻轻一拂,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荔枝尘可能象征着历史的微小痕迹,即使时间流逝,这些痕迹仍然存在,提醒着人们记住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子午谷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细节的感悟以及对历史的深思,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云凤
朝代:明

(1465—1517)明山西和顺人,字应韶,号虎谷。成化二十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劾太监李广,下狱,降知州。后升陕西提学佥事,历副使、按察使,召为国子祭酒,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与王琼、乔宇同科中进士,号称河东三凤。
猜你喜欢

题半华山房

端合图君丘壑间,能从郭内买青山。

峰阴欲借莲花掌,海色疑分玉女鬟。

倚槛浮云生浩溔,当阶明月写潺湲。

相看但少求羊过,不为藤萝易掩关。

(0)

答吴邵武明卿

江城腊尽雨萧萧,忽有鸿书破寂寥。

海内风尘仍岳牧,故人踪迹满渔樵。

休论往事才空老,不为微名贱转骄。

东望浮云真咫尺,武夷寒色锁岧峣。

(0)

送饶兵宪迁湖广参政

牙旗金鼓殷如雷,行省旋移楚甸开。

大海秋涛公檄静,湘江春雪锦帆来。

褰帷地尽归鸿色,摇笔人惊咏鹉才。

临发佩刀还解赠,知君名已动三台。

(0)

和梁公实暮春感怀

长安春尽万花稀,拍马愁随侠少归。

畤里香烟晴不断,回中雪色昼长飞。

时危岁月无行止,势定风尘有是非。

吾道仅堪存执戟,故人今拟薜萝衣。

(0)

过巩华城

今皇御跸曾经此,雉堞龙蟠控上都。

佳气迥从陵树发,白云回望汉宫铺。

千金徙侠东填塞,三辅弛刑北备胡。

涕泪棘门诸将士,城头月出有啼乌。

(0)

王丞明辅罗倅虞臣邀余天雄郡阁因携谢卢登焉

郡阁诸贤在,谁堪屐齿高。

漳流写衣带,伾岭出秋毫。

堞起千家月,松回万壑涛。

新篇携谢眺,若士起卢敖。

罗友须羊肉,王猷似马曹。

礼宁缘我设,兴自任君豪。

夜色归长剑,天风佐浊醪。

诗成谁第一,欲解鹔鹴袍。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