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堂陈古鼎,青绿略参差。
沙劫何多故,商周仅片时。
神工疑太浅,怪物复安施。
不必论真赝,风尘忌独知。
僧堂陈古鼎,青绿略参差。
沙劫何多故,商周仅片时。
神工疑太浅,怪物复安施。
不必论真赝,风尘忌独知。
这首诗名为《焦山(其六)》,作者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杜浚。诗中描绘了一幅僧堂内古鼎的景象,青绿斑驳,暗示着岁月的沧桑。"沙劫何多故"表达了对古鼎历经多次沙尘变迁的感慨,而"商周仅片时"则强调了这些古老器物所代表的历史之短暂。诗人对古鼎工艺的精湛和奇特形态表示疑惑,认为即使是神工也似乎略显不足,而"怪物复安施"进一步突出了古鼎的奇异。最后,诗人指出,对于古物的真实性和价值判断,不应仅仅局限于表面的真伪辨识,更应关注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意义和风尘中的沉浮。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历史韵味。
数声玉笛。唤懒云暗堕,愁春无力。
乍引绿幡,一枕寒香杳难觅。
环佩归来夜悄,空望极、关山行客。
任化作、蝶梦悠扬。和影宿烟驿。消息,更阒寂。
况戍馆闭门,暮角凄恻。
故园谩忆,残月清尊是何夕。
寻向朦胧纸帐,浑怨却、霜天明白。
怕渐渐、飘散了,古菭瘗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