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泠泠蛩唧唧,中夜起坐长太息。
我初避兵去城邑,田野相逢半亲识。
扁舟遇雨烟村出,白版溪门主人立。
鸡黍开尊笑延入,手持钓竿前拜揖。
十载乡园变萧瑟,父老诛求穷到骨。
一朝戎马生仓卒,妇人抱子草间匿。
津亭无船渡不得,仰视乌鹊营其巢。
天边矰?犹能逃,我独何为委蓬蒿。
搔首回望明星高。
秋风泠泠蛩唧唧,中夜起坐长太息。
我初避兵去城邑,田野相逢半亲识。
扁舟遇雨烟村出,白版溪门主人立。
鸡黍开尊笑延入,手持钓竿前拜揖。
十载乡园变萧瑟,父老诛求穷到骨。
一朝戎马生仓卒,妇人抱子草间匿。
津亭无船渡不得,仰视乌鹊营其巢。
天边矰?犹能逃,我独何为委蓬蒿。
搔首回望明星高。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诗人吴伟业的生活境况和内心感受。首句“秋风泠泠蛩唧唧”,以秋风和蟋蟀声渲染出凄凉的氛围,诗人深夜醒来,内心充满叹息。他因躲避战乱离开城市,乡村相见的熟人大多流离失所,生活困苦。
“扁舟遇雨烟村出,白板溪门主人立”描绘了诗人乘舟出行时的场景,雨中的小村显得更加破败,主人虽朴素但热情好客。然而,接下来的诗句揭示了家乡的剧变,“十载乡园变萧瑟”,昔日繁荣不再,乡亲们深受剥削,甚至到了骨瘦如柴的地步。
战争的突然爆发让百姓陷入更深的苦难,“一朝戎马生仓卒,妇人抱子草间匿”,妇女和孩子只能在荒野中藏身。诗人感叹自己无法渡过难关,只能仰望天空,“津亭无船渡不得,仰视乌鹊营其巢”,暗示自己如同鸟儿般无处栖身。
最后两句“天边矰?犹能逃,我独何为委蓬蒿。搔首回望明星高”,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他独自一人在荒草中彷徨,只能望着星空寻求答案,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局中的孤独与无奈。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诗人内心的苦闷。
清重无过知内制,从前礼绝外庭人。
看花在处多随驾,召宴无时不及身。
马自赐来骑觉稳,诗缘见彻语长新。
应怜独向名场苦,曾十馀年浪过春。
宿卫炉烟近,除书墨未乾。
马曾金镞中,身有宝刀瘢。
父子同时捷,君王画阵看。
何当为外帅,白日出长安。
林下中餐后,天涯欲去时。
衡阳过有伴,梦泽出应迟。
石磬疏寒韵,铜瓶结夜澌。
殷勤讶此别,且未定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