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莫对孤灯,阴云积几层。
自嗟怜十上,谁肯待三徵。
心被通人见,文叨大匠称。
悲秋秦塞草,怀古汉家陵。
城静高崖树,漏多幽沼冰。
过声沙岛鹭,绝行石庵僧。
岂谓旧庐在,谁言归未曾。
索莫对孤灯,阴云积几层。
自嗟怜十上,谁肯待三徵。
心被通人见,文叨大匠称。
悲秋秦塞草,怀古汉家陵。
城静高崖树,漏多幽沼冰。
过声沙岛鹭,绝行石庵僧。
岂谓旧庐在,谁言归未曾。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孤独的氛围,以及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沉思。"索莫对孤灯,阴云积几层"直接设定了一个幽暗、孤寂的情景,灯光在黑暗中显得尤为珍贵,而阴云则象征着心中的忧虑和不确定性。接着的"自嗟怜十上,谁肯待三徵"表达了一种被人误解甚至遗忘的心情,诗人感慨于自己的才华难以得到应有的赏识。
"心被通人见,文叨大匠称"则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坦露和对文学才能的自信。"悲秋秦塞草,怀古汉家陵"展现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感伤之情,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思念和哀悼。
随后的"城静高崖树,漏多幽沼冰"继续强化了一种深夜寂静与寒冷的氛围,而"过声沙岛鹭,绝行石庵僧"则描绘了一个荒凉、人迹罕至之地,通过鹭和僧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孤独感。
最后"岂谓旧庐在,谁言归未曾"表达了一种对往日居所的怀念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确定性和无奈。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修蛾谁染就。向青空晴春,倍添妍秀。
浅幂霏微,似藐姑初醒,倦搴匼绣。
帝宇河山,还又是、凄凉时候。
半郭斜阳,一剪明波,替人僝僽。烟霭凄迷望久。
恍涌现金天,化城神鹫。
咫尺灵场,问几时能向,幻尘挥手。
暝色阑干,闲倚到,残鸦啼后。
应有仙云来往,招侬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