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衰竟谁陈,焉得偶君子。
倚楼青云端,千春隔江水。
大雅思文王,行行未能已。
鸑鷟有时鸣,雄断自天启。
吾衰竟谁陈,焉得偶君子。
倚楼青云端,千春隔江水。
大雅思文王,行行未能已。
鸑鷟有时鸣,雄断自天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闻时事有感集李四首》中的第二首。邵宝通过此诗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君子之德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吾衰竟谁陈”,诗人感叹自己年老力衰,无人能理解自己的心声,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接着,“焉得偶君子”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遇到品德高尚、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愿望,体现了他对君子人格的尊崇。
“倚楼青云端,千春隔江水。”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高远而孤寂的画面,诗人独自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仿佛与世隔绝,时间仿佛静止在这一刻。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淡泊,也暗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大雅思文王,行行未能已。”这里引用了《诗经·大雅》中赞美周文王的诗句,邵宝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抱负与追求,希望自己能够像文王那样,虽历经坎坷,仍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不断前行。
“鸑鷟有时鸣,雄断自天启。”鸑鷟,即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与高贵。这句话意味着尽管凤凰有时会鸣叫,但它的声音是由上天赋予的,不可轻易改变。邵宝以此来比喻自己的命运与作为,即使遭遇不公或困难,也要保持内心的坚定与高洁,相信最终会有公正的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理想追求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邵宝对人生、社会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
西神峨峨,睢孽蔓乘,兵涂氓膏,国武乏兴。
唶尔尸素营贿朋,城弗典守妖狐凌。
彼章缝之徒,冠伦魁能,蒲伏詟服,倒授太阿傔以承。
天廓不白暑雨冰,纲常沦隳,线绝罔凭。
胡为优徐倡,冶容倚市矜。
鬕妖驱之俾侑乐,頩玉肆詈无陵竞。
噤讴褫舞馀,怒鬟植鬅鬙。
铅为钢,刃划膺,载营霸,灼上升,顾守臣钜儒,汗恧衔愧死莫惩。
二仪磅礴忠义气,犹出下里孰可仍。
桓桓执夷徒,乃反经沟塍。
尔倡丹衷烛日月,易粉黛,誉声绳绳。
污渎流,回清澄。
乾坤气磅礴,山石钟奇形。
鳌峰才数尺,濯秀何亭亭!
势欲负厚地,岌若霄汉淩。
一峰更旁耸,玲珑穴虚明。
青肤萦白障,微扣宣金声。
中涵太湖润,瑰伟专上京。
想当初凿时,山鬼泣以惊。
置之玉堂前,几阅瀛洲登。
年来对阁老,岷峨眼中青。
雨渍生古色,月寒见霜棱。
摩挲助文思,一挥九制成。
谅勿忧豪夺,长兹托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