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咏高斋下,如将古调弹。
翻鸿向桂水,来雪渡桑乾。
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籁残。
曩年曾宿此,亦值五陵寒。
朗咏高斋下,如将古调弹。
翻鸿向桂水,来雪渡桑乾。
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籁残。
曩年曾宿此,亦值五陵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朗咏高斋下,如将古调弹"一句,通过对比,将诗人在高楼下的吟诵声与古琴的弹奏相提并论,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翻鸿向桂水,来雪渡桑乾"两句,则是诗人借用自然景象,通过鸿飞的方向指引着桂水的流向,以及纷纷扬扬的雪花如渡船般穿越广阔的桑田(即黄河北岸),表现出一种奔放不羁的情怀。
"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籁残"两句,则通过对夜晚时分的描写,以及竹篱的破旧,传达出诗人在深夜中的孤独与凄清。最后,"曩年曾宿此,亦值五陵寒"一句,透露了诗人此行重游旧地之情怀,同时提及“五陵”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记忆与历史感怀的交织,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芦遮曲岸天,竹碎沙滩月。榜人乘夜渡、呼声捷。
严寒堕指,百丈迎风折。星芒动金阙。
送下栴檀,却随鼓角清越。常年于役,半刺怀磨减。
何如茅屋卧、耑修业。暗麝飘来,此亦晨钟发。
素交吾所浃,问山谷、木樨香,参个同别。
落日西风,何处问、隋家宫阙。
徒徙倚、竹西歌吹,雷塘烟月。
舞袖影随莹火暗,棹讴声逐龙舟没。
最伤心、一片玉钩斜,埋香骨。更乍起,悲笳咽。
人未散,哀筝急。看残脂胜粉,淡妆浓抹。
绣帓依徊三妇艳,华灯冷落千门寂。
笑樊川,空自许多情,肠堪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