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好名倡,夫婿侍中郎。
桃花全覆井,金门半隐堂。
时欣一来下,复比双鸳鸯。
鸡鸣天尚早,东与定未光。
碧玉好名倡,夫婿侍中郎。
桃花全覆井,金门半隐堂。
时欣一来下,复比双鸳鸯。
鸡鸣天尚早,东与定未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鸡鸣,高树之颠的宁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生命的活力。
“碧玉好名倡”,开篇即以碧玉比喻女子,暗示其美貌与名声,引出对女子及其夫婿的描写。“夫婿侍中郎”则点明了女子身份的尊贵,她的丈夫是朝廷中的重要官员,地位显赫。
“桃花全覆井,金门半隐堂。”这两句通过桃花覆盖水井、金门半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春日的生机与神秘感。桃花盛开,不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寓意着生命的繁盛与美好;而金门半隐,则暗示着权力与隐秘并存的宫廷生活。
“时欣一来下,复比双鸳鸯。”这里将女子的来访比作鸳鸯的相伴,表达了她与夫婿之间的和谐与恩爱。鸳鸯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这一比喻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深化了情感的内涵。
“鸡鸣天尚早,东与定未光。”最后两句以鸡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此时天色尚早,东方尚未完全明亮。鸡鸣声中,新的一天悄然开始,预示着希望与机遇的到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夏日烈烈扬晖光,阳气入土土力强。
望秋三日雨滂滂,庶物浡然俱阜昌。
雨旸时若异咎恒,粳稻薿薿如人长。
西风朝夕吹新凉,风来已作酒饭香。
老农再拜谢穹苍,此去足以供烝尝。
只今吏卒多豺狼,唯恐肆威加夺攘。
一粒不得入我肠,父子悲啼茹糟糠。
愿将此意达君王,毋官贪冒官循良。
秋山夜无人,虫在草根泣。
明月照高林,虚窗风露入。
生年四十馀,万事未有立。
东西岐路间,终岁常汲汲。
双亲死经年,宅兆久完葺。
兄弟亦贫窭,于此不暇给。
回首思故园,愁云满原隰。
交朋阅千百,存者已无十。
顾我枯槁姿,奈此短景急。
终宵不成寐,起坐千虑集。
至人乃忘情,效慕安可及。
唯作无生观,去此衣袖湿。